成語解釋
指滿屋子的人壹起笑。
成語起源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壹——馮旭舉右腳曰:此也九百。於是烤堂大笑。
成語詞性
部分形式;作謂語和補語;帶著贊美。
相似的詞
1,笑
成語拼音:pěng füdàao。
成語解讀:用手捂著肚子笑。形容遇到壹件可笑的事,控制不住地大笑。也就是俗稱的“大肚子”。
成語的由來:司馬遷《史記·倭人列傳》——司馬懿笑說:觀醫者有道術,今何能說之?
2.不要笑。
成語拼音:Xiào bükěy?ng。
成語解釋:笑得直。
成語的由來: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仙島》——方雲又把話遮起來了,兩個人都笑了。
笑的相關例子
1.老師講的故事生動幽默,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2.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壹個很胖的男老師。上課時,當我對某些同學的錯誤不滿而大發雷霆時,皮帶扣當場繃斷,全班哄堂大笑。
3、?有壹次我在寫作文的時候,根據貓和老虎引用了壹些華麗的詞語,引來了同學們的笑聲。
4.文藝晚會上,他上臺做了壹個滑稽的動作,讓全班哄堂大笑。
5.今天,她打扮得不倫不類。她壹走進教室,每個人都哄堂大笑。
他的不耐煩引起了壹陣笑聲。
7.他火辣辣的眉毛和表情引起了壹陣笑聲。
8.突然很懷念和同學壹起爆笑的日子。
9.大李很會講笑話,經常妙語連珠,引得哄堂大笑。
10、?觀眾看得津津有味,哄堂大笑,掌聲不斷,他卻覺得這只是壹場無聊的鬧劇,只能徒增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