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點頭不老是什麽意思?寶刀不老的典故介紹

點頭不老是什麽意思?寶刀不老的典故介紹

黃忠是蜀漢名將,五虎上將之壹。黃忠早年是劉表的部下,是中郎將。後來劉備攻打益州,黃忠選擇投降。據說黃忠跟了劉備60年,還能披掛上陣殺敵。所以黃忠也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這個成語的代言人。但是,我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成語不是“轟轟烈烈”,而是“寶刀未老”。其實這兩個成語意思差不多,但是妳可以理解“寶刀未老”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半年來,筆者根據史書中的記載,介紹了壹些與三國有關的成語故事,如《三國誌》、《後漢書》、《晉書》、《華陽國史》、《世說新語》等。至今已有近500個成語。從今天開始,筆者就從另壹個角度來說說三國的成語故事。這個角度不是上面說的各種史料,而是文學作品,其中既有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也有《三國平話》、雜劇、元曲等。希望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

好了,閑話少說,言歸正傳。今天要介紹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回。主角分別是黃忠和張合。我們來看看原文:

黃忠率軍到下關,與張合對峙。張合出關時,遇到黃忠,笑著說:“妳年紀大了,不要臉,還想打仗!”忠怒曰:“正直人欺我老年!我手裏有寶刀,但我不老!”於是奉承馬,和馬打架。兩馬相交,戰了二十余合,忽背後大叫:原來抄小路跟在張後面。兩軍夾擊,張合大敗。連夜趕到張,撤退了八九裏。黃忠、閆妍收兵入村,各自堅守。

小說中的這個故事發生在劉備出兵漢中的時候。張合在瓦口關被張飛擊敗,率殘兵返回南鄭侯。被曹洪這個主訓斥了壹頓,只好硬著頭皮再次進攻賈夢關。卻說關都督孟達、霍峻,引兵迎敵。結果被張合打敗,不得不向劉備求助。正當劉備與諸葛亮、法正等人商議派誰去救援時,老將黃忠挺身而出,提出要去夾孟關迎敵。為了讓劉備、諸葛亮等人相信他還活著,黃忠舞著大刀,拉下兩把硬弓,終於可以和老將閆妍壹起帶兵到夾關了。聯軍擺好陣勢後,張合發現自己打的是老將黃忠,十分可笑,但最後還是被黃忠打敗了。

本文要介紹的是由黃忠所說的“我的寶刀未老”演變而來的壹個成語。叫做“寶刀不老”,意思是壹把寶刀用久了依然鋒利,也意味著雖然年紀大了,但身手和膽識依然不減。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妳們都知道,這個劇情是為了襯托黃忠的晚年,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歷史上真的出現過這個故事嗎?答案模棱兩可。據《三國誌》記載,曹操與劉備的漢中戰爭歷時數年,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出現在狄鹹建安二十壹年(公元216)。當時雙方主要是張飛和張合。經過多次激戰,張飛終於擊敗張合,控制了巴郡。這個時候黃忠還沒有出場記錄。

狄鹹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漢中戰事進壹步擴大。劉備親自領兵出征,面對漢中地區曹軍統帥夏,曹操自己也很快趕到漢中參戰。這時候黃忠和張合都出現在這場戰鬥中。從上面的記錄來看,就算黃忠和張合真的打起來了,也只會出現在第二階段。那麽,這兩個人曾經競爭過嗎?根據《三國誌》中的記載,兩人在定軍山之戰中交戰是有可能的,但肯定不是小說中的迷隘,因為這裏屬於益州而不是漢中,是劉備的大後方,而不是兩軍對峙的前線。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錯誤?答案只能歸結於作者地理知識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