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zhǐkìyüHuì,bükán Chuán
成語釋義只能用心理解,不能用語言表達。指真理的神秘,難以解釋。有時也表示情況微妙,不方便解釋。
成語《莊子天道》出處:“順意者,非言所能解。”
例句的運用,這裏寫的量有短有長,有高有低,沒有壹定的規律,但有壹定的美感,可以理解,但不能表達。
★劉青大奎《隨筆》
古代的壹些文論,如漁陽的“神韻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以西方理論家的情況來討論這壹理論,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難以理解。有哲學上的原因,也有語言和審美上的原因。哲學方面,可以用莊周的“硬白論”來發明。根據莊子的理論,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了解它的本質,以達到非常好的理解,即使是我們熟悉的壹塊石頭也遠遠不夠。我們只能試圖從它的硬度、顏色等外在特征來進行大範圍的局部描述,而壹個事物既然有硬度和顏色兩個特征,那它就必然有成千上萬個我們的思維無法觸及的特征。所以,即使是我們很熟悉的石頭,我們對它的認識也只是片面和膚淺的,更不要說是我們非常陌生的“神韻”了。莊子馬上給我們留下了解決這種無奈和無能的法寶,那就是他的“不辯”、“不說”、“順其自然”等虛無主義思想。如果妳知道壹些事情,妳會得到足夠的意義。如果妳想爭辯,妳會忘記妳說過的話,妳會忘記妳驕傲地說過的話。為什麽要糾結於自己不可能知道的領域呢?這種灑脫的態度,在歇斯底裏想要研究物理的西方理論家面前,自然是無法容忍的。語言上的原因,其中壹個與“硬白論”有關。雖然語言可以表達它的意思,但它的力量仍然很弱,甚至蒼白,無法實現全心全意。壹個是跟漢語本身的特點有關,特別是跟古漢語的特點有關。古漢語可以在思維範圍內非常清晰的表達壹件事,妳懂嗎?在這裏很難說是或不是。有時它能言簡意賅地描述壹件事,甚至比白話文更清晰準確。真的有“壹言不合,便是風流”的神奇魅力。比如我們要描述壹個場景,壹個大力士輕松的舉起壹塊巨石,帶著淡然的微笑走來走去。如果用白話來描述,可能會耗費大量筆墨,但如果用古文來表達,可以用壹個四字的詞來浪漫當古文這方面的魔力出現的時候,所有的意義對它來說真的是輕而易舉。再比如中國的“奪”字,滿眼淚水,從門口沖進來,精於造化,震撼心靈...這位藝術家甚至用到了它的極端:做出“探索新詩,展現語言‘抓住青山’”這樣別出心裁的句子。這個“奪”字真的是壹個人守著就勇敢的和,改了就意境全失了。但古文有時會遮住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就像這種“神韻”。這是什麽意思?如何用白話文表達清楚?字面上的“表情”、“魔力”、“神韻”、“神韻”肯定是不夠的,還有什麽是“韻”?是“韻”嗎?如何準確解讀“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稀釋、閑散、興趣、開悟、超越、抑郁到底是什麽?如何解釋壹個人的詩風,比如“還風還雪”?這種看似輕松優雅的評價能準確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理解,而且各有各的意思,各有各的意思,各有各的妙意。評論閻延年的詩“爛如棉”當然不是西方人眼中最準確的描述,但卻是最有趣的描述。妳說壹個人的作品“韻味十足”,也只是壹種感覺,壹千個人有壹千個人的感覺,壹千首詩有壹千首詩的韻味。
我們是否應該驚嘆古人的智慧?他們真的為我們發明了很多壹勞永逸、多面性、神秘有趣、讓人無法拒絕的好詞、好句、好點子。我們應該拍手稱快,稀裏糊塗地贊美莊子,贊美偉大的中國人。我們開心又迷茫。這種快樂只能用語言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