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由來:薛《壹瓢詩話》:“若經歷此事,詩魂躍然紙上。”
成語用法:補充;作為謂語和定語;帶著贊美;指作品生動。
例:雖然看似不可能,但抗日救國的熱情和對我們被捕的憤慨也消失了。鄒韜奮的經歷,悲憫與善良
擴展數據:
紙上生動的典故
“紙上跳躍”是指書畫中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跳躍壹樣。如清代薛雪在《阿飄詩話》中提到李商隱的《錦瑟》詩,表達了壹些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的壹位詩人,名叫義山,生於玉溪,淮州河內人。
他的詩《錦瑟》全文是:“我想知道為什麽我的錦瑟有五十根弦,每壹根都有壹個青春的間隔。聖人莊子白日做夢,蝴蝶蠱惑,帝王春心杜鵑啼。人魚在月綠的大海上流下珍珠般的眼淚,藍色的田野向太陽呼吸著它們的翡翠。壹個本該持續到永遠的時刻,在我知道之前已經來了又去了。
關於這首詩的解釋有不同的意見,薛雪認為這些都是主觀的意見。所以他認為全詩的美應該在於“無端”二字,也正是因為這種無端的想法,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嘆。如果能這樣理解,詩的神韻就“躍然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