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繞梁”是壹個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出自《列子·唐雯》。
“余音繞梁”的本義是音樂停止後,余音似乎還在繞著梁轉(余音:音樂放完後耳朵裏好像有聲音;梁:屋頂梁),後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余音繞梁。也是比喻詩歌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定語、賓語;帶著贊美。
壹個余音繞梁的成語故事:
秦國有壹個叫秦青的人,歌唱得非常好,有壹個叫薛譚的人來到這裏向他學習。但在學習過程中,譚雪認為自己已經學完了所有的知識,於是他告別了秦青,準備回家。秦青沒有挽留他,只是把他送到城外的馬路上,然後隨著節拍唱了壹首悲傷的歌。
歌聲響徹天空,連天上的雲也停了。薛譚不知道自己的技術還遠遠不夠完善,所以他向秦青道歉,並要求留下來繼續學習,再也不提回家的事。
這時,秦青給薛譚講了壹個故事:春秋時期,有壹個韓國的歌手,很會唱歌,人們叫她韓娥,韓娥從韓國去了齊國,來到齊國的首都,幹糧用光了,就在大門口唱歌換取糧食。她優美委婉的歌聲深深觸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走後,聽過她唱歌的人,還是覺得這首歌在房梁裏徘徊了很久,好幾天沒有消失。“余音繞梁三日”,就像她還在那裏唱。
後來韓娥去壹家酒店住下,酒店裏的人因為她窮而辱罵她,她就含淚離開了。哭聲如泣如訴,周圍的人都被深深感動了。每個人都很難過,幾天都吃不下飯。
人們趕緊把韓娥抱了回來,韓娥又為大家唱了壹首動人的歌。聽到的人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完全忘記了之前的悲傷。於是我們湊了不少家當,這才把韓娥送走。
講完故事後,秦青對薛譚說:“現在齊國都城的人還能歌善哭,這都是受了韓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