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新昌調有什麽特點?

新昌調有什麽特點?

新昌調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壹,又名“落調”、“紹興高調”、“新昌高調”。以新昌為中心,分布在浙江東部的紹興、蕭山、上虞、余姚、嵊縣、寧海等地。

由於新昌調長期活躍在浙東山區,且演員多來自新昌、寧海、奉化交界處的冷坑,受外界影響較小,仍保留著固有的特色,對余姚腔的探索和研究有壹定價值。

明代《樂迪》中出現了曲牌,明末清初紹興人張岱在《陶安夢憶》中首次出現了曲牌曲牌;

朱楚生,女戲耳,用曲子演奏。

張岱《陶庵夢》中提到的朱楚生是當時著名的曲牌戲演員,女戲指唱新昌曲牌的女戲子。

新昌調的特點是“無弦、幹唱、聲托、鑼鼓伴奏”。新昌調流行於老紹興府、臺州府下轄縣及寧波、舟山、溫州、浙西部分地區。

清代新昌調班社遍地開花,僅新昌就有宋鳳臺、老鳳臺等幾十個表演團體。當時,有壹種說法叫做:

年底,盒子被密封,演員們回家。

說玩,妳就上臺了。

由此可見當年的盛況。

清初,新昌調進入全盛時期,流傳於杭州壹帶。曲牌風格和唱腔包括調、昆曲調、四平調,以調為主調為輔調,是紹興唯壹的劇本。明末至清中葉,紹興盛行新昌調和昆曲。

清末,昆曲趨於衰落,而新昌調只受到南京、紹興、溫州和臺灣觀眾的歡迎。紹興市區有群育班,新昌先後有老鳳臺、鳳舞臺、大同苑,俗稱12半新昌調班,員工200人。

1959年,新昌縣成立專業高腔戲班,調音以新昌高腔名義錄制。盡管壹波三折,新昌調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新昌調的唱腔是曲牌組合,長短句中偶有三、四、五、六、七字不同的疊句。唱的時候,大部分的詞或者數字都用在每句的結尾,或者句尾的詞晚壹拍用不同的旋律重復。唱腔都是樂隊幫忙,每個樂句的旋律都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有人認為調音就是輸錯音。

新昌調曲調配以打擊樂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多達28種。後來由於受地方昆曲和亂彈的影響,在少數折子戲中加入了笛子和板胡伴奏,仍保留了結尾口音。演員們稱之為“四平”。

新昌調音樂可分為戲劇音樂和場景音樂兩部分。戲曲音樂由文學和音樂兩部分組成。寫作是歌唱,音樂也是歌唱。戲曲唱腔以曲牌為基本結構單位。

新昌的曲調歌詞嚴謹,傳統曲調360多首,分為套曲和獨調兩大類。套曲由若幹曲調組成,包括絳唇集、新水序集、壹花集、九轉集、涼州序集等32套。

只有《歌》是由壹首曲子反復演唱的,有37首,如《桂枝香》、《孝歌》、《竺雲飛》、《馮凇凇》、《季三觀》等。其中,在馮凇凇和吉三觀的兩個連體中,可以找到唐宋時期的古典歌舞遺產,確實彌足珍貴。新昌腔是浙江最豐富的腔。

新昌調沒有管弦樂的伴奏,只有打擊樂。後來受昆曲和亂彈的影響,在少數折子戲中用笛子和板胡作伴奏。調好調的伴奏樂隊極其簡單,只有六個人組成,負責打鼓、敲鑼等。

現代新昌調唱腔已經夾雜了各種樂器,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發生了變化。

新昌調劇目豐富,貫穿了整個戲曲發展史。有始於北宋的目連戲,始於南宋的老南戲,形成於元代的元雜劇,明清傳奇劇,以及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

新昌調劇團是中國唯壹能演出元雜劇《北西廂》、《漢宮秋色》的表演團體。

目連戲是中國最早的戲曲表演形式,新昌調目連戲在中國目連戲家族中有著獨特的地位。167個劇目中,沒有我的劇目多達72個。尤其是《無常》《女吊》深受魯迅先生喜愛,作者從唱腔、表演、音樂、服飾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新昌調唱法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有幹唱、幫唱和叠板。其中,副歌是演員在唱的時候,唱段的句尾由後場唱或唱。

它既不是簡單的合唱,也不是其他劇中常用的那種幕後合唱,而是根據當時民眾的心理狀態和典型環境,有規律、有層次的反應。同樣的歌詞,在新昌調裏,能達到其他音樂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幹唱法是壹種“無撐絲竹,鑼鼓助節,開前院助後院”的古老唱法,如果沒有相當高的唱功,是很難掌握的。

新昌調還有壹個獨特的樂譜,蚯蚓,因形似蚯蚓而得名。附古劇本唱腔,由老新昌調調演員積累並代代相傳。調調演員根據這些特定的曲調和蟲來唱不同的曲調。

新昌調戲因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風格,不僅在古代戲曲中表現出色,在貼近生活的現代戲曲中也能發揮出色。新昌調劇社排演的所有劇目,不僅深受戲曲界專家學者的好評,而且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居南方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