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我做了壹件又蠢又壞的事,運氣不好。
出自:普濟《五燈會元》:“和尚問金,‘誰能擔壹百二十斤鐵枷?應道:“這是妳應得的。”""
例:他不說此刻在照顧自己,還作弄人;明天生病了,給他打電話~。◎曹青雪芹《紅樓夢》第51回
語法:聯動;作謂語和賓語;貶義
同義詞有自陷,自作自受,惹事生非,搬磚砸腳,
反義詞慚愧,自得其樂,怨天尤人。
2.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解釋:移動:移動。比喻本意是害人,結果卻害了自己。承擔後果。
出自:毛澤東對新華日報記者談國際新形勢:“我在10月的六屆六中全會上說過,1938:‘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果。’"
毫無疑問,他這樣做了。
語法:聯動;作為賓語和從句;貶義
同義詞自食其果,自食其果。
3、喪妻折兵。
解釋:打個比喻,想占便宜就要雙輸。
出自:羅鳴管仲《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巧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語法:復合句;作謂語和補語;貶義
失去士兵和打敗將軍的同義詞。
反義詞大獲全勝,毫發無損
4、得不償失
解釋:補償:值得。得不償失。
出自:詩《何子送見孫》:“感事,得不償失。”
例:饒宏生雖然在景陽軒花了幾十塊錢,但他看懂了侯元的壹部經典,所以不能說~。◎李晴·嘉寶《文明簡史》第53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和定語;貶義
同義詞壹石二鳥,失去手指,用珍珠打麻雀,
反義詞壹石二鳥,羊死了以後贏了牛,兩次利好市場,事半功倍,壹石二鳥,乞漿得酒,得失相當。
5.珍珠花束
說明:以珍珠打鳥。比喻不能補償失去的東西。
出自:韓楊雄《唐·玄晶》:“珠彈於飛肉上,不可復得。測算:珍珠演肉,費用不合適。”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和賓語;貶義
同義詞得不償失,玩珍珠,玩珍珠,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