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有五個來源:
1,出自姬姓,黃帝神農後裔後,以城名為氏。據《風俗》和《世本》記載,相傳上古黃帝神農後裔被封於方山(今河南中北部,西起洛陽龍門,東至密縣,綿延於伊川、偃師、鞏義、登封、滎陽、密縣的嵩山),後人以豐邑為方。因為家在上古黃帝時“以功德封方山”,黃帝的根據地主要在河南,所以應該說方起源於河南嵩山。
2.出自姬姓,西周末年大夫姬之後,以祖字為氏。據《元和氏族譜》和《通誌族譜》記載,西周末年稱王時,有壹位大夫叔,他為征討懷壹,尤其是平定南方滿靜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立叔為洛(今河南洛陽市)人,其孫以祖子為氏,稱方氏。
3.從雷芳的家族和方想的家族,到神農的第八代孫地榆王雷子之後,都以地名為氏。傳說是神農的壹個後裔開始得到姓雷的。第八代傳人是的兒子雷。黃帝伐蚩尤時,因功封於方山(大致在今河南省葉縣南),後子孫以地名為氏。還有方石翔,繼嫫母之後的黃帝。同樣是河南方家(疑似與上壹段“1”中的姓氏相同)。
4.從姬姓來說,是宋初福建泉州人翁幹之後分的。據《元和氏編》記載,翁幹(姬姓後裔)宋初福建泉州人,有六子,均為進士。有洪、江、翁、方、公、王六姓,其中四子為方,子孫為方。
5.還有其他少數民族的方姓。比如今天的滿族、蒙古族、傣族、回族、土家族、朝鮮族、臺灣省原住民、壯族等民族都有這個姓。
始祖:紀。炎帝神農第九代孫。黃帝攻打蚩尤時,雙方在涿鹿激戰,雷英勇殺敵,不顧生死,幫助黃帝消滅了蚩尤。抗戰勝利後,黃帝賞賜功勛,雷被封在方山(今陜西隴縣)。夏朝時,其部落遷至河南省葉縣以南、方城縣東北。後有子孫以封建城池為氏,稱方姓,尊紀為方姓始祖。
第二,遷移分布
方姓起源於河南省,後來南方出現的壹些方姓成為貴族家庭,都是河南方姓南傳的結果。西漢末年,固始生於汝南銀坊,為躲避王莽之亂,遷居安徽歙縣東鄉。其三孫長子方瓚的後代,遷燕、屈、吳、越,其二弟方瓚的後代,遷九江、楚陽、莆田,其三弟的後代,遷惠、宣、遲、修、胡。隋唐以前,青州(今山東淄博)、河東(今山西永濟)及北方部分地區也有方居民。唐初,有河南方姓隨陳政、陳元光進入福建開漳州,定居漳州。唐德宗中晚年,總督方望舒從安徽歙縣遷回河南固始縣方龍山。方望舒有孫銘庭陶,其後人遷居饒、信、江、蘇四縣。另壹孫,範,因仕途避亂,遷居莆田拉通巷,改名方巷。他的六個兒子都是學者,他的壹些後代與阿拉伯人結婚,信仰伊斯蘭教。後來其中壹人為躲避宋元之亂,遷居海南島瓊州。這時候壹個方姓從河南固始南下,先到了福建福州,再到漳州龍溪。明初,方因為方孝孺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燕王殺了方孝孺,同時滅了他十家(九家加學生)。870多人被集體懲罰殺害,數萬人被放逐。他們中的壹些人逃到了河南周俊(今禹州),後來發展成了壹個大家族。同時,方姓作為明代遷居洪洞槐樹的人的姓氏之壹,被遷到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陜西等地。清初,壹批從漳州隴西來的人,遷到臺灣省府。很快,也有福建、廣東的方姓人士進入臺灣,後來還有人漂洋過海,定居異國。可見,方姓不僅在中原發展繁衍,而且多次南遷,廣泛分布於江南各省,有的成為當地名門大族。今天,方姓在中國廣泛分布,尤其是安徽、河南兩省,約占漢族人口的35%。浙江、遼寧、江蘇、福建、雲南也有此姓,這七省的方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3%。方是中國第62大姓,人口眾多,占中國漢族人口的0.36%。
第三,歷史名人
方幹:丁鑫(今浙江建德)唐代詩人。因為沒有嘴唇,沒有考上科舉,所以隱居在會稽鏡湖,壹直沒有做官。他的詩名揚江南,多以纏綿山水、格調低下為題材,是遺作,玄英先生的文集代代相傳。
方清:唐代農民起義的領袖。唐朝時,她是(她統治的歙縣)人。762年,江南發生大規模疫情,百姓苦不堪言。方清帶領漳州饑民揭竿而起。在山區的幫助下,就像是政府和軍隊的對抗,隊伍在短時間內壯大到了上萬人。763年,方清率農民軍進入貴池秋浦烏石山,與廣德地區的陳莊、陳五壹兩軍會合,采取積極進攻態勢,連接周邊縣市。765年正月,方清大軍進駐時代縣,在朝廷軍隊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奮勇出擊,攻克周舍,活捉並殺死了刺史龐均,壹時間在江南勢力強大。此後,方清在黟縣赤山鎮建城,並自建長門郡。766年(永泰二年),唐朝派大將李光弼鎮壓,唐軍主力得到了幾千民團的幫助,吳,豪紳。方清寡不敵眾,犧牲了。
方回:俗姓冷(992-1049),原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市)人。先做小官,無能,出家,向楚原學禪。後來,他在楊琪山和雲蓋山宣揚佛法,他的言行常常更加離奇。比如課上說“給古人壹個案例,給大眾看。”過了壹會兒,他說:“我只能吃了。”又如:“慈銘在忌日設齋,眾才雲集。畫像前,老師雙手握拳放在頭上,用坐位畫了壹個像,做了壹個圓像,燒了香,退了三步,以女拜。”可見教法還是林佶派和雲門派的怪警。繼承人法的弟子有白雲壽端、保寧任勇等。卒於祐元年(1049),享年58歲。林佶教兩大支派之壹的楊啟宗,由方回禪師創立,楊啟宗是林佶教的主脈。方慧教派之後,林佶教派繼續存在。
方臘:周目清溪(今浙江淳安)人,周舍(今安徽歙縣)人,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1120領導群眾起義,自稱“龔升”,建立“永樂”。起義軍攻占了幾十個縣,震動了東南。次年夏,被俘後死於開封。
方悅:宋代詩人。巨山(1199-1262),名秋雅,新安(今安徽)祁門人。李宗紹定為秀才五年(1232)。他曾是文學教師,後擔任原州知府,吏部侍郎。石松之、丁大全、賈思道都是事業失意的人。作品以詩歌為主,描寫農村生活和田園風光,樸實自然。他的詩多抒發愛國之情,憂國憂民,風格清朗健康。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詞集有《秋崖詞》。
方風:南宋詩人。字邵青(1241-1322),京山、浦江(今浙江)人。宋末任戎州文學,元代退居仙華山。詩歌常常表達亡國之痛。有《存雅堂遺》。
方回:宋末元初的詩人。字萬裏(1227-1307),歙縣人。宋是壹個學者,知道兗州。元,授予建德路經理。罷官後,他往返於杭州和開封之間。晚年,他以在杭州賣文章為生。曾主編《影沈奎目》。著有《通江集》等。
方苞:九峰(1668-1749),王茜高玲人,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康熙年間,他是個秀才。因參與文字獄而入獄1711。他獲救,兩年後獲釋。後官至禮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創始人,在當時頗有影響。主張寫文章要講究“義”,是指文章的內容,要符合封建禮教;“方法”是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語言上要有結構,要優雅;從而達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公正、考證、字章的原則。他的文章大多宣揚封建禮教,有些也很有思想意義。著名的《獄中雜記》描寫了獄中聽到和目睹的種種醜惡事實,揭露了清朝司法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著有《方先生全集》。
放勛:藍迪(1736-1799),懶漢儒,又名石蘭、蘭茹、蘭生等。生於浙江石門(今崇德),清代書畫家,擅畫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尤以寫生見長。藍惠民自幼隨父遊遍浙江,眼界開闊,學識廣博,成就了他的繪畫大業。與畫家席剛齊名,他被譽為世界“方希”。傳世作品《山居圖》作者。
方:江西貴溪人,元代畫家,以善寫雲山著稱。方回:安徽歙縣人,元代文學家。他標榜江西詩派,主張壹祖(杜甫為壹祖)三派(黃庭堅、、陳為三派)。他編輯了《英隋》,選錄了唐宋以來的律詩,現有《通江集》。
方克勤:玉子安人,浙江寧海人,明朝任濟寧(今山東)知府三年,戶籍雙冊。他因犯下“空印案”而被殺。明朝禮部給此事直話,和方克勤是兩兄弟。為了避免相互牽連,方言把他們的宗族線搬到了贛南的都城頂上,也叫溪頂、溪下王,以紀念他們與方克勤的骨肉兄弟之情。方孝孺被牽連後,方家在浙江寧海的余脈遷到了贛南。孝順和兒孫被口無遮攔的兒子救出,成功逃往甘南。他是《汗滿記》的作者。
方孝孺:他叫鄭雪先生,是方克勤的兒子。海,浙江寧人,明初文學家。年輕而聰明,又長期師從宋濂,有“子涵”之譽。洪武二十五年(1392),推薦漢中教授。在之初,他被稱為翰林的助理講師,後改為學士助理講師,並在官制改變後改為文學博士和毛的總統記錄。提倡復古重組和創建雷區對文健政治有很大影響。靖南之戰,朝廷頒布了很多詔令。燕王朱高熾曾上書,試圖離間燕王父子,以拖住燕史,但未果。太子奪取皇位後,奉命起草奏章,但他執意如此,被十家所滅。但是,方孝孺並不是神仙,因為郁忠和鐘賢的故事在當地流傳至今。他的著作非常豐富,有《孝經誡》、《宋史筆記》、《皇帝基本生活實錄》等。永樂禁止藏其書,違者必死。後人將他的遺作編入《荀治齋集》。
方以智,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初學。明末赴國子監提審,是明朝四公子之壹。入清後出家,著有《通雅》、《物理概論》等。
方:鐘賢,字微壹,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她是方以智的姑姑,壹個守寡的年輕女人。她與嫂嫂壹起教育方以智,有《清風亭集》,還編輯成《宮女詩史》。
方:元末清初的名醫。國方梁園研究儒學。科舉考試受挫,他棄儒從醫。學習《醫宗金鑒》、《正宗外科學》等醫學書籍,專攻外科實踐。他以傳欲、績溪、彰化、淳安聞名,很多人求醫。他的兒子、孫和曾孫都繼承了他們的事業,並因他們的醫生而出名。他來到孫(原名)後,繼承了祖傳的手術,在村開了春生堂藥店。這位醫生的名氣很大,病人數不盡,他還寫了《張德祖傳外科秘籍》。家世顯赫,孫德驕橫賢惠。他的曾孫繼承了他的學業,現在還在雉雞塢專攻外科。雉雞塢手術對背部壞疽、腰部壞疽、傷寒五腫、乳房壞疽、瘡瘍治療等無名腫毒有特效。方認為,外科疾病都是由“風從上,濕從下”引起的,所以要內外兼治。《石誌》除了對祖先傳下來的各種丸、散、膏、丸等外用藥物進行提煉外,還註重內服。並指出並非所有外科疾病都是由火熱毒引起的,除了治瘡,清熱解毒藥也很少使用。
方雨潤:字友正,字石,自號子。1811出生於文山州廣南縣城西街道。約翰·寶寧(今雲南廣南)是清代學者、作家和書法家。他在文化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方雨潤從小喜歡研究詩詞書籍,博覽群書,但對考試的經典不感興趣。為此,他的父親把他鎖在書房裏,強迫他致力於研究儒家經典,以便在常可的高中榮耀他的祖先。曾官赴龍州服刑。光緒九年(1883),鳳翔知府李欽伯任命方雨潤先後代理千陽、麟遊縣令。1883年8月24日逝世,享年73歲。
方聖東,福建福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赴日本留學,入團。他的哥哥方聖陶,他的姑姑,他的嫂子和他的妻子都是共青團員。後來參加廣州起義,作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壹殉難。
方誌敏:江西益陽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1923年加入中國* * *生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34年率紅十軍北上,作為抗日先遣隊,被漢奸出賣後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犧牲。56歲的時候。他的遺作包括《可愛的中國》。
第四,縣廳編號
王俊1
河南郡: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為秦三川郡,治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隋代禹州有河南郡,唐朝是洛州河南府,管轄範圍比漢河南郡小很多。元為道,明為政。
新安縣:秦第壹縣。金為新安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後遷保安徽省歙縣。
2.大廳號
正學堂:方孝孺明朝時,洪在漢中做教授,蜀聘他為太子之師。寫作時,他以學士講師的身份進京,著有《正學堂》,人們稱他為“鄭雪先生”。燕王朱迪奪取了皇位,強迫方孝孺給皇位寫了壹封信。他拒絕寫它,他被殺害和殉難。
此外還有廳號:河南廳、六桂廳、敦本廳、觀景廳、倫敘廳、成裕廳、敦比廳、思誠廳、袁紹廳、重慶廳、崇考廳、唐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