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圍魏救趙是什麽意思?

圍魏救趙是什麽意思?

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期齊軍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進攻的軍隊,拯救了趙國。後者是指在敵人後方攻擊敵人的據點,迫使進攻的敵人撤退的戰術。現在指的是迂回包抄敵人後方,迫使敵人撤軍的戰術。

拼音?我愛妳我愛妳

來源西漢司馬遷《孫子兵法·吳起傳》:“戰國時(公元前353年)?魏圍攻趙國首都邯鄲。趙向求救。齊國大將田忌、孫臏領兵救趙,乘魏國都城空虛,領兵攻魏。魏軍回來救應,琦君乘虛而入,中途擊敗魏軍,趙威松了壹口氣。”

白話釋義:戰國時期,魏率領龐涓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向齊國求救,齊王命令田忌和孫臏率軍去救他。孫臏以為魏軍主力在趙,內部空虛,便帶兵攻打魏都大梁。於是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救國,途經桂林關,被其部隊截擊,幾乎全軍覆沒,從而解了趙之圍。

例句

1,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圍魏救趙,攻打他的縣城,日本鬼子很快撤退了。

2.善於運籌帷幄,才能以圍魏救趙之策,決勝千裏,克敵制勝。

擴展數據

圍魏救趙的同義詞:東引西進,虎山行,圍城助,避實就虛,避重就輕。

1,聲東擊西[shēng dōng jīx和]

解讀:大眾在攻擊東方,西方其實也在攻擊。用來迷惑敵人,造成敵人錯覺,進行突然襲擊。

來源:唐《將軍典·軍典六》:“是擊東,實為擊西。”

白話解讀:表面上是要攻東,實際上是要攻西。

2.轉移山中老虎的註意力

解釋:比喻試圖引誘有關的人離開他們原來的地方,以便利用行動的機會。

來源:吳明承恩西遊記:“我聲東擊西;哄妳出去打;但是他帶著我弟弟去打水。”

白話解讀:我試圖引誘他離開原來的地方,哄妳出去打架。其實我弟弟去找水了。

3.攻城求援[wéI chéng d?yuan]?

釋義:以壹部兵力包圍城鎮(據點)之敵,引誘其他地區之敵來援,集中主力殲滅運動中援敵的戰鬥方法。目的不是為了奪城,而是為了殲滅和幫助敵人。

來源:現代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五章:“不是經常用‘圍攻、援助’的方法嗎?"

4.避實就虛

解讀:原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或者談問題避重就輕。

來源: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虛實》:“夫兵形似水,行於水中,避高而下,兵形避實而擊虛。”

白話解讀:用兵規律如水。水流的規律是避開高處,沖向低處。用兵之法,避敵之固處,攻其弱處。

5、忌重[bò zh ng jiù q and ng]

解釋:避重就輕,也指避開主要問題,只談無關的方面。

來源:劉崧誌《蘇中紀·黃君墓誌銘·待皇史》:“民初不患多男;父子不開始避重就輕。”

白話解讀:起初人們並不認為多生孩子是壹種詛咒,起初父子倆也不認為避重就輕。

百度百科-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