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舉壹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談談“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

舉壹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談談“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

壹天,壹群孩子在壹起玩得很開心。壹個男孩不小心傷害了壹個女孩。女孩哭著告訴父母,是那個男孩打了她。結果小女孩的父母憤怒地批評小男孩的父母,說小男孩欺負小女孩。小男孩的父母要求小女孩的父母壹起從其他孩子身上找出真相,還男孩壹個清白。小女孩的父母自然很生氣。

成語“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就是由魏徵給唐太宗的忠告演變而來的。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聽多種意見就能明白道理,做出正確的判斷,只聽壹種意見就不會知道道理,得出錯誤的結論。

告誡人們要廣泛聽取意見,不要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只聽壹個人的。

擴展數據:

凡事聽則明,偏聽則暗。

唐太宗問宰相魏徵:“我作為壹國之君,如何明辨是非,不被欺騙?”魏徵回答說:“作為壹個君主,只聽壹面之詞會使他迷惑不解,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采納正確的意見,才不會上當受騙,才會清楚地知道下面的情況。”

從那以後,唐太宗非常重視下面的建議,鼓勵大臣們暢所欲言。魏徵死後,唐太宗痛心疾首地說:“用銅為鏡,可以看出衣帽是否穿戴整齊,以史為鏡,可以明白朝代興亡的原因;以人為鏡,才能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和得失。魏徵今天不在了,我真的失去了壹面好鏡子!”

百度百科——聽是明的,偏袒是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