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狼》的主要內容

《狼》的主要內容

《狼》中有三個故事,分別刻畫了貪婪、兇狠、狡猾的狼的形象。都是屠夫在不同情況下殺狼的故事。第壹部聚焦於狼的貪婪本性,第二部聚焦於狼的欺詐伎倆。第三部著重描寫了狼的利爪,但最後都被殺死了,所以作者肯定了屠夫在殺狼中的正義行為和巧妙策略。

三個故事都有生動曲折的情節,各自獨立卻又緊密相連,形成了壹個完整的統壹體,從不同的側面闡述了主題。它啟示我們,不要像狼壹樣向小人妥協屈服,而要像屠夫壹樣勇敢善戰,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壹篇文言短篇小說。第二部入選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八年級第34課《狼》、山東教育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六年級第30課《狼》、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七年級第20課《狼》、教育部出版的義務教育教材七年級第18課《狼》。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狼》選自蒲松齡著名小說《聊齋誌異》,簡稱《聊齋誌異》。它的標題意思是記錄書房裏的奇聞異事。《聊齋誌異》是蒲松齡的書房名稱,“之”意為描寫,“奇”意為奇聞異事。故事大多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思想內容豐富而深刻。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他也想利用科舉做官。不幸的是,他試了壹次又壹次,只能靠教書為生。他從小就對民間鬼故事感興趣。大約四十歲時,他開始在業余時間寫《聊齋誌異》。據說蒲松齡為了收集素材,曾經在家門口開了壹個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壹個故事代替茶錢。蒲松齡用這種方法收集了大量的離奇故事,經過整理加工,收入《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它成功塑造了許多藝術典範,人物形象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狼》可以分為三段。第壹段(屠夫遇上狼),兩頭狼追屠夫,屠夫有時會屈服,然後被迫自衛反抗。第二段分兩層:第壹層,從“年輕”到“被幾刀打死”。在描述了兩只狼對屠夫“虎視眈眈”之後,作者換了壹種筆法,寫到壹只狼居然自己走開了,而另壹只狼則假裝是壹只溫順的家犬,然後閉上眼睛打起了瞌睡,看起來十分悠閑。這是狼和屠夫拿刀玩的新把戲。

二樓寫著屠夫殺了眼前的狼,準備上路。警惕地翻到積累的工資後,發現又有壹只狼在鉆洞。作者以屠夫的銳利目光,點出狼“隧道而入,以攻後方”的企圖,揭穿了他“半入,只露尾巴”的弄巧成拙的醜態,第二次“死亡”已經圓滿結束。

寫作至此,屠夫才點睛之筆,點出“悟前狼,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密呼應。這讓屠夫和讀者意識到,如果只知道狼的兇猛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壹面,就會上當受騙;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去註意隱藏的狼,滿足於壹時的勝利,最終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