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故事:秦國和晉國打仗,晉國想用鄭國贈送的壹匹馬去趕車。大臣鄭晴建議龔輝說:“自古以來,妳應該在戰鬥中使用自己的好馬,因為它是本地人,熟悉道路,聽話。用外國馬不好控制。萬壹發生意外,妳會又踢又叫。而且這種馬外表看起來很強壯,其實沒什麽能力(原文是“外強中幹”)。它怎麽能打仗呢?”然而,龔輝不聽鄭晴的勸說。戰鬥打響後,晉國的車馬狂奔起來,很快陷入了泥沼。結果被打敗,金被秦軍活捉
2、外強中幹【wà iqiá ngzh not nggā n】。
3.【釋義】幹:精疲力盡。形容外表堅強,內心空虛。
4.【出處】《左傳·Xi公十五年》:“外強中幹,內陷;進退有度;我處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