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什麽叫斷章取義?

什麽叫斷章取義?

成語:斷章取義

發音:ǔ y

釋義:斷,切斷;章,音樂是壹章。指引用與原意不符,只取壹句或多句,不顧全文及其原意。

典故:本義是指只截取《詩經》中某壹章的詩句來表明自己的見解,而不顧所引詩句的原意,或者不顧整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壹段話或壹句話的意思。指引文與原意不符。後來在引用別人的文章和言論時,我只取了與自己觀點壹致的部分。

來源:《左傳·相公二十八年》:“詩斷章取義,我欲更。”

例:1,現在只有~,看下面這句話,我可以罵自己嗎?★曹青雪芹《紅樓夢》56回2。宋人攻擊王,說他把寫成壹個不忠不愛國的人,其實是~,所以是犯罪。★朱自清《清華的壹天》3。斷章取義就是把壹句話裏的壹兩個字拉出來,真的比~ ~還不如。(朱自清《經談·詩經》第四卷)2。梁啟超的《奉獻與快樂》斷章取義。

用法:聯動式;作賓語、定語和狀語;貶義

同義詞:望文生義,穿針引線。

反義詞:實事求是

故事:春秋末期,崔迅和馮晴殺了齊莊公,建立了齊景公杵。莊公的侍衛呂伯圭、王鶴逃往他國。陸的弟弟陸伯悄悄地取得了青峰的信任,用詭計擺脫了的家庭,把妻子許配給了青峰。他找到了盧伯貴和王鶴,成功殺死了青峰壹家,為莊公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