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公元後。1世紀=100年。1年=10年。前20年是開始,後10年是結束。?
第壹課?中國古代人類?
★元謀人,距今約654.38+0.7萬年,雲南元謀,長江流域。中國已知最早的人類日前在?
★中國發現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原始人類遺骸。?
★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黃河流域。仍然保留著猿的壹些身體特征。上肢的快速發育和大腦的進化表明,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用了自然火。社會生活(人類社會組織的最原始形式)。使用錘打石器。?
★穴居人,距今約65438+8000年,北京周口店,黃河流域。和現代人差別不大。已經可以手動生火了。家族生活。用磨制的石器,有裝飾。?
第二課?分散的氏族聚居地?
★半坡聚落,距今約6000年,陜西Xi,黃河流域。半地下室。種植小米(中國是最早種植小米的國家之壹)。磨制石器(鉆石斧)和使用弓箭是廣泛使用的。陶器是主要用具(魚紋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約7000年,浙江余姚,長江流域。幹柱屋種水稻。磨制石器和骨頭被廣泛使用。陶器是主要工具(描繪豬紋的黑陶碗)。?
★大汶口的原始居民,大約在四五千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山東大汶口。貧富兩極分化。?
★材料閱讀——人類走出洞穴建造房屋的意義是什麽?它使人類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擺脫對自然的依賴,改善生存環境,拓展活動空間,提高生活質量。?
第三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顏地和黃帝是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炎帝(神農)改良農具,教人種田,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市場。農業和醫學的創始人。黃帝(軒轅)制造宮殿、船只、武器和衣服,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
炎黃聯合對抗蚩尤——炎黃之戰(漢泉之戰)——炎黃聯合形成了華夏民族的主體。顏地和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堯舜“退位”——民選部落聯盟首領。大禹治水——築壩與疏浚河道相結合。?
第五課?夏商周之變?
★公元前2070年左右,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國家夏朝——都陽城。中國古代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於傳子開創了“家天下”的皇位世襲制,取代了退位制。?
約公元前1600年,唐建立商朝,都是博。約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紀),牧野之戰,在濠江都城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紀),狗戎殺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世襲制取代退位制,是原始社會後期貧富分化和私有制的必然結果。從“統治世界”到“家天下”是壹個歷史性的進步。?
★夏商朝最後壹個國王桀、周滅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壹個放蕩暴虐的君主會被人民拋棄。?
第六課?夏商周時期的社會與國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親族,有範。?
★分封制的目的是鞏固對周邊地區的統治。?
★分封制的內容:授予人領地。諸侯的職責。?
★分封制的作用和影響: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它加強了西周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聯系,促進了邊遠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鞏固國家的統治。?
★西周貴族的三個階層(紂王、諸侯、大臣、士)是統治階級,平民和奴隸,是被統治階級。?
★統治人民的手段:禮儀教育(懷柔政策)和軍事刑法(暴力鎮壓)。?
第七課?春秋五霸,戰國七俠?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的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1,齊桓公稱霸的原因:東方大國;關中改革;“尊王反洋”?
標誌:公元前651年,葵湧聯盟?
2.楚謹爭霸:晉文公城濮之戰敗退;楚莊王贏得了中原(泰之戰)。?
3.吳越爭霸:勾踐盡力了嗎?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戰國七雄:從東南到西北到中部,齊、和。?
組合:六國聯合南北,共同抗秦。?
連橫(張儀):秦朝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密切交往,夾攻。去秦朝和秦朝。?
第八課?鐵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春秋時期,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鐵農具。?
★戰國時期,牛耕得到普及。開始用兩頭牛拉的犁來耕作?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普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千藕合雲”的耕作方式被打破,使個體生產成為可能。“公作晚,地分快。”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原因:1。戰國時期各國競相改革的現實壓力。?
2.秦國盛產,強兵需要什麽?
3.秦孝公的支持?
4.商鞅的堅持?
★?內容:1,編戶口,加強處罰;實行縣制;(作用:加強集權)?
2.獎勵生產;承認土地是私有的;統壹測量;(角色:富國)?
獎勵軍人(角色:強兵)?
★?作用:變法後,秦國富強了,國力大增,為以後吞並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敗評價:壹項改革成敗的標準不在於實施改革的人的生死,而在於改革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最後被處決了,但是改革成功了。因為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發展成為戰國末期最繁榮的封建國家。?
★?啟示:改革措施要正確,改革要順應歷史潮流。?
第九課?甲骨文和青銅器?
★商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商朝。?
★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銘文——隸書——楷書。?
★甲骨文價值:1。這對研究商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2.甲骨文是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和甲骨文有關系。?
★青銅:銅、錫和鉛的合金。?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發現於殷墟(河南安陽),造型宏偉,氣勢恢宏,裝飾華麗,工藝精湛,體現了壹種莊重威嚴的風格。它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875公斤..?
第十課?思維活躍,百家爭鳴?
★?孔子: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論語》?
大思想家:核心思想:仁與禮。政治上主張以德治國,以禮治國。?
大教育家:興辦私塾;?
教育對象:無階級;?
學習方法:獨立思考;?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百家爭鳴:墨家:“兼愛”、“不攻”、“節儉”。?
法家:“法治”,加強中央集權。?
儒家:“仁政”“民以明君”。?
道教:道教是自然的。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發展。(教材第53頁的百家爭鳴總結)?
★百家爭鳴的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根本原因)?
2.社會巨變,大動蕩,大變革。?
3.各國執政者爭霸和吸引人才的需要。?
4.私立學校蓬勃發展。各派學者遊說講學,互相攻擊,推動思想發展。?
★功能:各種學派互相爭論,互相影響,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韓非的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最有用:戰國時期,中國正處於奴隸制進壹步崩潰,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在這種形勢下,韓非子提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未來將贏得現在;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法治”思想符合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和封建統治者建立中央集權的需要。秦統壹前後的許多措施都是韓非子學說的應用和發展。?
★損壞公物/治理類: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能及時解決問題是最好的方法;說服教育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懲罰不是萬能的,只是解決問題的輔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絕對有效的,不應該相互排斥和對立。不同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階段發揮不同的作用。?
第65438課?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
★都江堰:岷江流域戰國時期秦國李冰父子。?
★三大工程:“分水魚嘴”(即河水分內江、外江)、“飛沙堰”(防洪排沙)、“寶瓶口”(控制引水)。?
★功能(為什麽都江堰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維護生態平衡,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2.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長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3.它代表了當時中國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編鐘: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的編鐘。說明兩千多年前,中國的音樂文化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65438課?秦帝國的興衰?
★秦朝統壹:公元前260年秦與趙的長平之戰。六國無力抵抗秦國的進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後吞並了漢、趙、魏、楚、燕齊。建立我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秦朝,以鹹陽為首都。?
★秦朝滅亡: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光武大澤鄉發生起義。“王侯將相,妳寧要哪壹種?”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沈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公元前207年,項羽巨鹿之戰。劉邦攻占鹹陽,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漢之間發生了壹場戰爭。劉邦建立了漢朝,以長安為首都。西漢開始。?
★秦統壹的背景(條件):(1)自戰國以來,統壹成為大勢所趨。⑵商鞅變法後,秦國成為七國中最強的國家,為統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長平之戰後,六國再也抵擋不住秦國的攻勢。(4)秦始皇的偉大才能是粗略的。?
★秦統壹的意義:(1)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割據的混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把中國歷史推向了壹個嶄新的階段。秦統壹後,人們可以有壹個相對穩定的生產環境。⑶秦朝實行了許多消除割據因素的措施,加強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些措施延續了2000多年,奠定了中國長期統壹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