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貓抓老鼠,狗看門——職責是什麽?
2.貴州驢學吠馬——南腔北調?
3.麻雀飛進煙囪——是活的沒毛嗎?
4、螞蟻搬家——大家都搬家?
5、烏龜吃鱗——鐵了心?
6、屎殼郎戴花——醜的美?
7、騎驢看歌本——走著瞧?
8、螢火蟲的屁股——不怎麽亮(量)?
9.蒼蠅飛進花園——偽裝成蜜蜂(瘋狂)?
10,回民去趕集——(都)不要問豬的事。
擴展數據:
歇後語的含義:
歇後語是漢語的壹種特殊語言形式。它壹般把壹個句子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種意思。前壹部分是比喻或隱喻,後壹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下,通常說前半句,“歇”到後半句,就能理解並猜出其原意,所以叫歇後語。
歇後語,也被稱為俏皮話,可以被視為壹種中文文字遊戲。歇後語是成語的壹種,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
歇後語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古代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肯定是在民間流傳的。如錢大昕《恒陸埮》載:“壹根鵝毛送千裏,禮輕情意重,復齋中亦載有宋諺。”這種歇後語壹直沿用到今天。
原來的歇後語和今天的歇後語不壹樣,是對當時常見的成語和句子的省略。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為“藏詞”。比如用“倚”,而不用“禍與福”(出自《道德經》:“禍與福倚,福與禍潛伏。”)這種歇後語需要壹定的文言文知識,適用範圍有限。
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解釋”的俏皮話。用戶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讓對方自己去理解。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