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編輯部檢查組整理的《報紙常見用字錯誤200例》(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指出,成語“空穴來風”出自戰國宋玉《封賦》:“吾聞老師,句(zh ǐ g 33u)來巢,空穴來風。”意思是有洞才有風來,也就是說壹些消息或者小道消息的傳播是有壹定道理的,所以要利用好。但有些人引用這個成語時,往往把“空穴來風”比作毫無根據的謠言,與原意相悖。
查了壹下相關的參考書,大部分的說法都和這個壹樣,就是認為“沒有根據”是因為有壹個空隙謠言才會流入,這不是廢話。然而,壹些字典持有不同的意見。比如《漢語大詞典》在描述了上述說法後指出:“也指流言蜚語。”他還引用了鄒韜奮《抗戰以來》附錄中的壹句話:“至今抗戰陣營中仍潛伏著壹些妥協和成分,路指向眼,當非空穴來風。”其中最露骨的是李行健主編的《現代漢語成語詞典》(長春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指出“空穴來風”的原始比喻有壹定的道理或依據。現在謠言是沒有根據的。比如“西方說世界末日要來了,純屬謊言。”
由此,對“空穴來風”的用法仍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工具書,像人民日報總編室檢查組的意見,從詞源上解釋“空穴來風”是指謠言乘虛而入。但是,我們註意到絕大多數詞典都沒有引用現代人的用例。只有《古今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在作出上述解釋後引用了前鄒韜奮的規制句。顯然,解釋和例句成了截然相反的。
平心而論,雖然“空穴來風”這個成語詞源上的意思是只有有洞才會引來風,比喻為謠言制造借口,但在今天真正按照這個本義去使用的已經很少了,幾乎很難找到。所以與其指責群眾不使用這個成語,不如研究壹下為什麽今天還在使用這個成語。
原來“風言風語”是壹個動詞結構,本來是為了招風,因為有個洞。但今天的用法是把它作為名詞結構,比如“不是空穴來風”、“空穴來風”。說實話,如果今天讓我按本意造句,我真的造不出來。既然這種名詞結構的用法已經被廣大群眾所確立和使用,指責這種用法不正確,不僅不得人心,而且有違現行規範。所以我非常贊同李行健主編的《現代漢語成語詞典》中的意見,這個成語的定義要按照現在的用法來發展,這樣才符合與時俱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