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唐歷還寫了《薩滿弘景道君玄奘應歸荊州》:“地遠南關,天歸北鬥尊。”
造句:
1.對北鬥的尊重是普世的。
2.那老將便是有著“北鬥之尊”稱號的泰山派掌門天啟。
3.這個泰山派是武林第壹大派,號稱北鬥之尊,可是這個泰山派的人怎麽會這麽陰險?
4.暗門之下,除了宗主的紫微陵和秘的玉指環,接下來就是按照北鬥的尊位順序來區分了。
北鬥,壹個中文單詞,拼音是běi dǒu,意思是北鬥七星。
解釋:
1.北鬥七星。
2.北鬥之神。
3.北鬥七星排列成鬥勺的形狀,比喻酒器。
4.禹帝。
5.比喻受人景仰。
6.指的是妳敬佩的人。
7.它在二十八夜中被稱為鬥宿,是北方宣武七夜之首。
8.標題。
來源:
《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壹星入北鬥。”南朝沈良對《夜歌》作了約定:“江漢縱橫,北鬥橫直。”黃青尊賢詩《去早》:“東欲明而不亮,北鬥三分二星。”
韓與劉向《九嘆遠去》:“北鬥為我妥協,太乙聽之。”
《楚辭·九歌·董軍》:“操弧落背,助北鬥飲桂漿。”洪興祖補註:“此有北鬥酒器大喻。”明王??《迎春祝壽》:“奏《南潯》,尊北鬥宴。”清代曹寅《廊前玉蘭花》詩:“惟恥青天旁提筆,誰來倒北鬥瓊枝。”
《晉書·天記》:“北鬥在太尉北...為君主形象而戰,也是發號施令的主人。”後來比喻皇帝。明·丁梅左《何宇紀·陳友》:“願陛下永遠鞏固南山,在億萬年的遠方展露手掌;祈願滄海總依北鬥,三千世皆歸泉臺。”
《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不在,其學風行,士慕其如泰山北鬥。”後來用來比喻受人欽佩。清·童貫《祭譚·翟墨·明·文賦》:“汝身黃,名北鬥。”
陳毅《去延安留華中同誌》詩中寫道:“群星何其輝煌?北鬥住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