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在創立吳京體育協會不到半年就英年早逝,這個協會對吳京未來的發展只起到了象征性的作用。但在吳京建立之初起決定性作用的人中,有三人姓陳,可以斷言他們是日後陳真英雄的來源:
首先,同盟會元老陳與蔣介石的結義兄弟孫中山成了朋友,早年留在日本,在東京警察學校學習法律。回國後為同盟會聯系上海、浙江的幫會,是青幫頭目。辛亥革命後,他取得了上海督軍這樣的高職,蔣介石日後得以執掌國民黨。真正在蔣介石和孫中山之間架起橋梁的是陳;為了與光復會爭奪滬浙地區的領導權,陳委派蔣介石暗殺光復會元老陶。他行動果斷,心狠手辣,於1916年被袁世凱刺殺。
其次,陳公哲,同盟會成員,孫中山同鄉,早期“吳京四傑”之壹,武功超群。為了吳京,他不斷捐錢分配財富,使他的家庭財富逐漸下降。在他的努力下,吳京俱樂部在抗日戰爭前發展迅速,從上海到廣州、港澳乃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都設有分會。他是壹個文武雙全的社會活動家。1920年,吳京俱樂部慶祝成立10周年。應陳的邀請,孫中山為俱樂部題了“尚武精神”匾額,並為俱樂部10周年紀念特刊作序。
第三,陳鐵生,本名邵梅,本名鐵生,廣東新會人,同盟會成員,吳京四大宗師之壹。他早年參加過南社。他還擔任上海吳京體育協會的編輯,主編了《武術叢書》等。1930年,陳鐵生出版武術專著《達摩劍》,去年在臺省再版,可見其造詣;1919年,陳鐵生因為“義和團”與當時如日中天的魯迅有過壹次筆戰,可見他已經不是文化圈裏的普通人物了。
陳真的人生經歷應該取自劉振聲,有美術老師;他的性格應該是取自陳,敢想敢幹,有留日背景;他的武術壹定是從陳公哲和陳鐵生學來的,他是壹個真正的武術大師。最讓人感動的是,像《陳真》這樣的電影真相,幾乎已經成為影迷公認的歷史真相。看這裏就知道電影有多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