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1.4-6路基填築施工工藝流程圖3.1.4.2.2填方路基施工方法(1)施工準備(1)測量放樣,恢復中線,放出邊線;做好地質調查和土壤測試;做好路基防排水措施;組織人員和機械進場;確定施工順序和土方調配方案。(2)清表工作開始前,必須對圖紙所示或監理工程師提供的路基範圍內的各種現有障礙物和設施的位置進行現場核對和補充調查,並將結果通知監理工程師核實。復核設計,放出路基後,根據實際地面情況和土質情況,按照施工規範和設計要求進行場地清理。根據填築施工的需要,場地清理應分期分批進行。原則上是全面的桌面清理和分段廢棄。場地清理包括清除路基範圍內的樹根、草皮等植物根系,清理開挖路基填築基底範圍內30cm厚的種植土和不適用土,直至地基土符合要求。不符合路基填築要求的土應挖運至指定棄土場。(3)試驗段的施工路堤填築施工前,選擇壹段具有代表性的地質條件和斷面形式(長度不小於200米)作為試驗段。根據本合同段的實際情況,對填土的填築進行填築試驗施工。應進行現場壓實試驗,直到該填料可有效用於達到規定的壓實度。試驗時應做好記錄,包括壓實設備的類型、組合方式、碾壓遍數和碾壓速度、工序、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找出模型、鋪層厚度、壓實遍數與設計指標的規律曲線,找出K30值與壓實系數Kh、孔隙率N和Evⅱ的關系。通過試驗段的施工,確定了合理的壓實工藝參數和工藝流程。試驗結果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後,將作為該類填料施工的依據。施工時,填料的松鋪厚度不應大於試驗確定值的90%。(2)施工方法(1)路堤填築應分層進行,分全斷面和縱斷面。為保證路基的密實度,松鋪厚度必須按試驗段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每層松鋪厚度不大於30cm,壓實後每層厚度約25cm。施工時,在路肩位置豎起尺桿,以控制攤鋪厚度。每層根據松鋪厚度填築壹次,根據車容積和松鋪厚度計算卸料距離,並有專人指揮卸料。如果地面有坡度,從較低的部分開始分層填。高填方路堤應先開工,盡早完成,留出足夠的沈降時間,但必須嚴格控制填築速度。當采用擋土墻支護高填方路堤時,應對墻背進行回填,直至墻體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或符合設計要求。(2)路基填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在同壹作業區使用不同填料時,各種填料應分層填築,每壹水平層全寬使用同壹種填料,以避免路基左右兩側不均勻沈降。如果采用不同的填料填築,應盡量減少不同填料的層數,每種填料的厚度不應小於50cm。每層填築必須滿足平整度和路拱的設計要求,以保證雨天路基填築面不積水。路拱在第壹層全斷面填築時設置,第二層開始填築時厚度均勻。(3)為保證邊坡壓實與路堤全斷面壹致,邊坡兩側應超填0.4~0.5m,路基防護施工前用挖掘機人工刷坡。路基每層填築壓實後,測量放出邊線,撒石灰線,控制上層填築,保證路基邊坡的放坡率。(4)攤鋪整平:填方路段在卸土的同時用平地機整平,並按要求每層設置路拱。壹段用推土機整平後,再用平地機整平。平地機的行駛路線將從兩側縱向行駛,並逐漸向路基中心整平。同時人工配合填坑,保證壓實質量。⑤灑水或晾曬:路堤填築時,應隨時檢測填料的含水量。對於細粒土和粘質砂,碾壓前,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不超過試驗段填築試驗獲得的最佳含水量的2%。當含水量較低時,向土場加水,以保證填料的含水量達到最佳含水量。當含水量超過規定值時,路堤填料應用犁和旋耕機翻土,並適當減少填料層的松鋪厚度,以降低填料的含水量,使填料的含水量始終控制在施工允許的含水量之內,以保證最佳的壓實效果。在必要的條件下,可以用生石灰改良土壤以降低含水量,從而加快填築速度。⑥碾壓根據分層施工圖和不同的填料情況,選擇合適的碾壓機械,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填築壓實,激振力為30 ~ 60t。碾壓順序為從兩側向中間,曲線段先內後外。橫向接縫重疊超過0.5m或約為輪寬的三分之壹,相鄰兩段重疊超過1m。根據填料的類型、填土的厚度和密度標準,根據試驗段獲得的數據控制壓實遍數。在施加振動壓力之前,先施加兩次靜壓力。振動壓實的遍數壹般為:路基表層6-8遍,路基底層5-6遍,路基本體4-5遍。對於邊坡附近的壓實,首先用推土機初步壓實路肩,直到路肩不滑動,然後用壓路機碾壓。壓路機的外緣與超填路基邊線的距離約為30cm,以保證壓路機的安全。當壓路機不適合碾壓時,應使用小型打夯機進行夯實。⑦取樣或試驗前,試驗簽證試驗人員應確保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壓段是否壓實均勻,填料層厚度是否超過規定厚度。路基填料壓實質量檢查應分層進行,分層填築,碾壓施工。在填料質量、填築厚度、填築層的水平和垂直平整度等滿足規定標準的基礎上,用灌砂法和K30載荷板測定細粒土的壓實系數和地基系數,用K30載荷板和核子密度儀測定粗粒土和礫石土的地基系數和孔隙度,達到規範和設計標準後進行下壹層填築。⑧路堤按設計標高整修填築後,進行整修和測量。恢復中線,每隔20m設壹樁,測量水平標高,計算修整高度,澆築路肩邊樁,修築路拱,用平輥碾壓壹遍,使路基表面平整無浮土,橫向排水坡度符合要求。對於細粒土邊坡,根據路肩邊線樁,將超填部分按設計坡率用人工刷除,並進行修補壓實。改造後坡面轉折處邊緣線明顯,直線順直,變點圓滑,坡面平整無凹凸,壓實密度合格。整治包括路基面排水橫坡、平整度、坡度的整治,路基整治嚴格按照設計結構尺寸進行,滿足技術標準要求。修整邊坡後,放出路基邊線樁。根據設計規範要求,將加寬部分人工掛掉,刷掉溢填部分,並對折點進行修整。修剪後,轉折處的邊緣線會很明顯,直而圓。3.1.4.2.3填石路基施工方法當路堤填料中含石量等於或大於70%時,應按填石路堤施工;用石料填築路堤時,應先進行填築試驗段的施工,其壓實度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並報監理工程師審批。不得采用傾倒法施工,防止土石分離,填築應分層進行。分層填築時,松鋪厚度應為400毫米或通過試驗確定。確保土石在填料中充分混合,填料級配良好。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手動或者機械翻轉。填石路堤的石料強度和尺寸符合規範要求。為保證邊坡壓實與全斷面路堤壹致,施工時應嚴格按照邊坡的位置和坡度進行。每層路基填築壓實後,測量放出邊線,以控制上層填石,保證邊坡的坡率。攤鋪整平:填石段卸料後,用推土機整平。用推土機整平壹段後,用人工整平並擰緊,石塊的大面朝下平穩放置,並用小石塊整平。碾壓:根據分層施工和不同的填料情況,選擇合適的碾壓機械,填築壓實作業采用沖擊式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順序為從兩側向中間,曲線段先內後外。橫向接縫重疊超過0.5m或約為輪寬的三分之壹,相鄰兩段重疊超過1m。整修包括路基表面排水橫坡、平整度和坡度等的整修。路基整修嚴格按照設計結構尺寸進行,符合技術標準要求。填石路堤的路基整修主要采用壓路機結合人工整修。3.1.4.3路塹開挖的施工工藝和方法。路塹開挖後,根據土方調配方案進行調配。平緩地段的短淺路塹采用全斷面開挖方式,不分層;當路塹中心高度大於5m時,應采用順坡分層開挖或縱向臺階法。路塹開挖前,首先核對地質資料,同時做好路塹頂部的防排水設施。臨時排水設施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並與原有排水系統相連接。路塹開挖過程中,為保證雨水不沖刷邊坡,每側預留50cm,待開挖到設計標高或平臺位置時,完成壹次刷坡。刷坡保證坡度和平整度,特殊部位做好護坡。及時采取措施引排影響邊坡穩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並在路塹表面設置排水坡,以利於排水。路塹開挖前,檢查頂部和邊坡的危石、裂縫等其他不穩定情況,根據情況采取措施妥善處理,確保施工安全。路塹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以防止底切開挖。(1)路塹開挖至設計標高後,路基基床厚度內層采用工程地質測繪、原位測試、電法物探、鉆探取樣等手段對地基情況進行檢查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對於不能滿足基床動穩定要求的路段,根據線路坡度,按設計采取換填或地基加固施工。(2)硬巖路塹采用松動爆破開挖。根據路塹開挖區巖石的巖性、產狀和開挖高度,進行詳細的爆破設計,嚴格控制裝藥量。爆破後,路塹山體邊坡和坡頂穩定,床面和邊坡光滑完整,邊坡不平整部分用混凝土或漿砌片石填充。爆破施工采用DTH鉆機鉆孔,松動爆破。爆破施工時,縱向分段、垂直分層、逐層進行施工。破碎後的級配粒徑滿足A、B組填料要求後,由裝載機和挖掘機挖掘,自卸汽車運至填方區使用。邊坡光面爆破開挖。挖至路塹基床面設計標高時,采用淺孔爆破或孔底墊層裝藥控制光面爆破藥量。路塹基床開挖至路塹底部後,對巖石進行鑒定和檢查,然後按設計斷面進行測量放線,並進行開挖校正。對於不溶巖段,不更換床面及以下,僅用C15混凝土找平不平整部分;對於可溶巖段,根據設計要求超挖0.2m,換填C20混凝土。同時,用C15片石混凝土填充坑、溝、溶裂縫等。,並對基床以下未置換的巖溶部分采取措施進行整治。(3)膨脹土路塹的施工應盡量避開雨季。雨季施工時,及時布置有擋護結構的邊坡,邊坡隨挖隨建,並及時封閉。當無法隨挖隨砌時,邊坡應預留厚度不小於0.5m的保護層,日後砌築時應壹次性刷坡到位。膨脹土路塹路基基床的換填應在開挖後立即進行。前後工序銜接有困難時,臨時留0.5m厚保護層,同時開挖。膨脹土路塹施工開挖面應保持不小於4%的排水坡度,防止積水。對於高粘度、高含水量的粘性土,開挖前應適當幹燥。(4)深路塹高邊坡(開挖邊坡高度大於30m)施工前,詳細復核設計文件確定的深路塹高邊坡地段的工程地質資料和路塹邊坡,收集和了解土石分界線、工程等級、巖層風化厚度和破碎程度、巖層工程特性。根據對工程地質條件、工程量大小和工期的詳細了解,配備適當數量的機械設備和勞動力。深路塹高邊坡應嚴格按照設計坡度施工。如果邊坡的實際地質與設計勘探的地質資料不壹致,特別是地質較設計松散時,應及時提出變更設計的意見,經批準後實施。對於砂巖、泥巖、頁巖等軟巖陡坡的深路塹高邊坡,根據地面橫坡,坡腳采用樁間路塹擋土墻、錨樁、樁板墻、錨板加固,樁(墻)頂每隔10m設置壹級錨(索)框架梁進行噴播混植護坡,並留有2 ~ 4m寬的平臺,平臺上的排水設施應與排水系統連接。對於全弱風化硬巖邊坡,采用分級光面爆破進行嵌固處理,對上部風化邊坡采用保留平臺後設置人字截水骨架進行護坡處理;地形平緩的深路塹高邊坡坡腳采用低擋墻(軟巖段)和擋墻(破碎硬巖段),墻頂以上邊坡采用分級開挖,坡面采用噴混植物、噴草、植灌木的人字截水骨架(或錨架梁)防護。單側邊坡深路塹高邊坡施工采用多層橫向全寬開挖法。兩側深路塹高邊坡施工采用分層縱向開挖法和渠道縱向開挖法。如果路塹縱向長度較大,邊坡壹側的土墻厚度和高度不大,可采用分段縱向開挖法。工程機械可以用挖掘機配合翻鬥車或者推土機裝載機配合翻鬥車。深路塹和高邊坡開挖必須自上而下分階段進行,防止底切開挖。3.1.4.4路基基床施工工藝及方法路基基床底層采用A、B組填料或改良土進行機械化施工。施工前,應根據使用的機械和使用的填料進行壓實工藝試驗。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方法進行填築施工。第壹層應采用逆向方法填充。路基基床應按橫斷面全寬水平分層填築壓實。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直至設計標高。砂礫從砂礫料場運輸到沿線級配碎石拌和站。經現場試驗拌成最佳級配後,運至現場,用攤鋪機分層攤鋪,用重型壓路機分層碾壓。基床面采用“四段六流程”機械化施工。填築施工前,根據室內試驗確定的原始填料配合比,選擇有代表性的路段進行填築壓實施工工藝試驗,確定壓實施工工藝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