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論語·春秋顏淵》:樊遲退隱,見夏紫,曰:“故鄉,見夫子,問之。孔子說,“直犯錯誤,可以直犯錯誤的人”。什麽事?”
樊遲退後幾步,遇見夏紫,說:“我剛才去見我的老師,問他什麽是智慧。他說,‘提拔正直的人,使他們站在不誠實的人之上’。這是什麽意思?”
文章分析
《論語》《顏淵》共24章。在這篇文章中,孔子的幾個弟子問他什麽是仁。這些段落經常被研究者引用。孔子也講過如何做壹個君子。
本章討論兩個問題,壹個是仁,壹個是智。關於仁,孔子對樊遲的解釋似乎與其他地方不同,說是“愛”。其實孔子對仁的解釋,處處都是有內在聯系的。他所說的愛包含著古代的人文精神,把仁作為他所有學說的對象和中心。
正如著名學者張豈之所說,儒家思想就是仁,仁是人的發現。關於智慧,孔子認為要知人善任,選賢任能,除惡務盡。但歷史上很多有才華的人沒有被選拔出來反而被打壓,而壹些奸夫卻升到了高層,可見真正有智慧的人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