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有哪些和衣服有關的成語?

有哪些和衣服有關的成語?

漢語成語與民族文化

多了解漢語成語,尤其是成語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對規範成語使用,提高同行評議質量大有裨益。成語是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精華。只要我們仔細品味每壹個成語的含義,就會發現它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壹般詞匯相比,漢語成語與文化的關系更加明顯、突出、富有個性。

在成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從天文、歷法、地理、歷史、文學、藝術、軍事、宗教、道德倫理、思想觀念,到飲食、服飾、器皿、建築、風俗習慣、音樂等等。以服飾為例,有壹系列的成語,比如穿左袍,系烏木帶,戴鳳冠,穿繡袍玉帶,穿象簡黑紗,薦烏木帶,穿方領圓冠,穿方巾寬裙,穿方巾袍,穿布擺,冬天穿夏衣,穿綢緞, 穿著帶圍巾的布袍,系著棕色的短領帶,戴著狂野的圍巾,穿著顛倒的衣服。

這些成語簡潔而有代表性地概括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服飾特點,以及服飾禮儀和習俗。例如,“法披左州”反映了中國古代壹些少數民族的常見服飾,特指壹種極其廣泛和簡單的服飾。“鵝觀戴博”指的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服飾,即高帽子和寬腰帶。還有壹種“鳳冠霞帔”,是壹種飾有五彩鳳凰的帽子,披著壹條美麗如雲的披肩。是朝廷加封的古代貴族和官宦家庭成年女子的服飾。“蟒袍玉帶”是壹種繡有蟒蛇並飾有玉帶的長袍。它原本是明朝的官服,後來演變成中國傳統戲曲中皇帝、將軍的服裝。“像吳靖萱沙”是指古代官員的裝束,“簡”是古代大臣會見君主時所持的記事板,也稱朝水;“黑紗”是用黑紗制成的官帽。“衣帶”是寬袍寬帶,是古代儒生特有的服飾。還有“方領圓冠”、“方巾寬衣”。

方巾袍”也指儒生的服飾。元朝以前,亞麻、棕布和絲綢是常見的服裝材料。“冬天的夏秋革”指的是冬天用毛皮做的衣服和夏天用大麻做的衣服。在中國,絲綢長期以來壹直是做衣服的原料。隨著絲織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絲、綢、緞、綢等多種絲織品,於是就有了成語“綾羅綢緞”,泛指精美的絲織品或用精美的絲織品制成的衣服。如果我們進壹步品味這些成語的含義,就會發現穿著不同材質的衣服與人的身份地位有壹定的關系。毛皮制成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制成的衣服更保暖、更奢華,大麻制成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制成的夏裝更透氣、更涼爽。這種服裝價格昂貴,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穿,所以可以“冬去夏來秋去”。

大部分都是有錢人。絲綢衣服只有富裕家庭才能穿,所以也有成語稱富家子弟為“紈絝子弟”(“紈絝子弟”是用生絲制成的華麗服飾)。普通人的衣服多為“葛藤布袍”、“短棕帶”、“葛藤野服”。這些成語中“個”的意思和“冬夏個”是不壹樣的。是壹種藥草,可以制成布料,但是質地非常粗糙。再加上工人貧窮,經常從事生產勞動,不可能穿“戊冠”、“繡袍”、“寬衣”,往往是“短褐”,有的是“穿結”。同樣材質的衣服,即使穿著方式不同,也能體現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和職業。比如成語“反皮毛窮稻草”,也有穿動物皮(“皮毛”)做的衣服的意思,但因為違背了向外穿皮毛的習慣,所以說明它有自己的特殊之處。原因是“邱”

那些要“扛柴”的人,如果在外面穿羊毛,扛柴的時候就穿出來,可見這是窮人的裝束。通過上面的成語,我們可以了解衣服的不同所反映出的貧富差異。中國古代服飾不僅材料多樣,裝飾豐富,身份標誌復雜,而且講究嚴格的著裝禮儀。成語“衣裝顛倒”就反映了這壹方面。現代漢語中“衣”字的意思是衣服,是並駕齊驅的。但是,在古代,是很講究的。壹般來說,古人稱之為衣,其下之衣為裙。如果下面的衣服穿反了,那就不禮貌了。可見,成語雖然只是漢語中的壹種詞匯,但卻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成語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成語中出現的山水、動植物、器物,往往具有明顯的民族文化價值。比如在成語中,表示非常重要、有分量、慎重的意思時,就會用“泰山”作為比較。比如司馬遷《報任安》中有壹句話“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中“重於泰山”壹詞就是比喻人死的意思。又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曰:‘梁雖住虎口,安於泰山。’“這意味著情況穩定,沒有危險。“泰山”之所以更多地出現在成語中,與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在中國人眼裏,泰山不是壹座普通地理意義上的山。是五嶽之首,有“五嶽之長”、“五嶽之尊”之譽。它是

高大、莊嚴、神聖的象征。所以,淺薄無知的人叫“無知泰山”,德高望重或因業績突出而受人尊敬的人叫“泰山北鬥”,責任重大的偉人叫“泰山梁”,強大的力量壓在脆弱的東西上叫“泰山上的蛋”,穩定安定的叫“泰山上的巖”,可望死的叫“泰山崩”。再比如“龍”,它是中華民族尊嚴、威嚴、吉祥、神秘的象征。因此,在成語中,把吉祥的事件稱為“龍鳳呈祥”,把奔放的氣勢或生動的姿態描述為“龍鳳舞”,把才華橫溢、英俊瀟灑的青年稱為“龍馬鳳雛”,把人俊朗的外表和不凡的風度稱為“龍眉鳳眼”,把深藏不露的才華和英雄稱為“龍鳳呈祥”。

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影響巨大的,叫“龍從雲端升起”,行蹤神秘的叫“龍見首不見尾”,皇帝駕崩的叫“龍為上賓”,失勢的叫“龍失勢”。壹部中等規模的成語詞典,比如《漢語成語詞典》,收錄了近百個帶“龍”字的成語。此外,還有虎、馬、狗、狐、鼠、豺、狼等動物,松、竹、梅、菊、蘭、蒿等植物,太陽、月亮、山、川等自然景觀。它們廣泛存在於成語中,每壹個意象都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通過成語的傳播,集中而典型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

成語作為漢語中的壹個詞匯,使用時看似獨立無序的詞語,但串聯起來就會發現,它系統地反映了整個民族文化。上面提到的民族服飾,在成語中都能得到比較完整系統的體現。壹個民族的衣食住行、風俗民情、法律法規都可以梳理出來,找到壹個相對獨立完整的體系。比如中國古代的音樂文化就相當發達,很有特色。如果把所有反映音樂的成語串聯起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內容就顯現出來了。從“絲竹管弦”、“吹笛子”、“金石絲弦”、“琴不調音”、“鐘鼓編鐘”、“秦征招瑟”、“笙清通”等成語可知,中國古代樂器包括“琴”、“瑟”等彈撥樂器。

設備。“黃陸”、“宮商壹塊”、“含商簽”、“招商雕羽”、“變商變羽”、“五音六律”等成語,記錄了中國古代獨特的音樂理論及由此產生的宮調理論。還有“鐘奇辜唯”、“秦征朝色”、“初思葛炎”等反映中國古代音樂生活地域特征的成語。《陽春白雪》、《下裏巴人》記錄了古代的音樂曲目,而《大音希聲》、《弦外之音》、《余音》則體現了古代人們對音樂境界的追求,“正威之聲”、“余音”。《爭弦》和《傷竹》反映了古代絲竹音樂演奏不同樂曲的效果;《爭弦》《絲竹》《敲鑼打鼓》表現了不同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而《秦心簡丹》、《琴破諸弦》、《秦松與酒賦》、《琴與器和》則表明中國古代人起源於音樂。於是就有了戲曲、舞蹈、書法、篆刻、繪畫等。,所有這些都像音樂壹樣,可以從成語中系統完整地了解其基本特征。成語長期受到人們的喜愛,這與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作為從事出版工作的文化人,用民族語言了解和熟悉這壹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僅有助於豐富民族傳統文化知識,也有助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審稿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