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九年(1804)夏天,山東的政治學者、歷史學家劉和山東大書法家、巡撫曾在鐵小滄浪設宴,興致很高。劉即席作了壹副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有山,半城有湖。”鐵保即席創作的《跳舞》壹書。這幅對聯石刻至今鑲嵌在花園西廊墻入口兩側,成為描述濟南古城風貌的著名對聯句。
這幅對聯展現了濟南劉、何、胡、山的獨特風貌,成為到濟南旅遊的人都渴望欣賞的名句。說實話,這個大明湖真的對濟南的風土人情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有山半城有湖,冷泉推薦秋菊,三夜畫船穿荷花。
解說: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半山城風光,壹半大明湖風光。壹場寒春推秋菊,畫舟深夜穿梭荷花。
作者簡介
劉(1760-1830),本名程牧,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鄉石觀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壹中第三秀才(花探),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國子監學士。
後歷任國子監侍酒、太常殿大臣、內閣學士、兵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其間,他曾在廣西、山東、浙江等省擔任政治秀才,並在湖北、山東、江南三省取得鄉試後擔任考官。乾隆皇帝非常賞識他,稱他為“江西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