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分多期發表,請註意收藏,方便連貫閱讀和欣賞。
首先,為懷孕和孩子祈禱
生育對社會、家庭、家庭和個人的重要性,使得生孩子成為人們的普遍願望。傳統山東人認為“早生孩子早受益”。山東有句話叫“當年媳婦是孩子,沒等三年”。所以三年不生孩子的家庭,往往會采用壹些既定的方法來祈求懷孕。壹般來說,為孩子祈福的習俗遠遠多於為女人祈福。
(1)婚前為懷孕和孩子祈禱
在傳統社會中,擇偶之初往往包含為子女祈福的內容。男方會找算命的算算女方的命運。如果兩者命運不和諧,不利於後代繁衍,婚姻將以失敗告終。在菏澤市巨野縣高方村,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在訂婚儀式上,男方會給女方壹些童裝,以求早日生子。
通過準備結婚用品體現祈求懷孕生子的心理。山東各地旅遊的新娘,往往會在嫁妝裏放上壹定量的紅棗、栗子、蓮子、桂圓、染紅的花生等東西,意思是早(棗)有子(栗),晚(蓮子)有子(花生),要兒女雙全,要花。在青島黃島區法家園村,棗子和栗子被縫在被子裏。放這些東西的時候,老人們會唱壹些歌,比如“壹把栗子兩把棗,姑娘小夥子跑回家”。棗和栗子代表“早結果”。在淄博桓臺,男人通常會在被子的四角放壹點棉籽,寓意“隔代有子”。女方家還請有兩個孩子的婦女幫忙縫“被子”,在四角放些紅棗、花生、錢、栗子等物,表示“早生貴子”。在濰坊昌邑地區,棗子、栗子、花生等東西也被縫進被子裏。在日照五蓮壹帶,新娘家把染成紅色的棗子、栗子、花生串釘在嫁妝被褥的四個角上。臨沂沂水,男人婚前幾個月縫壹定數量的被子,還會在四角裝飾栗子和紅皮花生。
在濟南地區,新娘家會在盒子裏放上棗、栗子、花生、壹對芝麻稈和壹對豆稈,以陪伴女兒出嫁。棗、栗子、花生,寓意早結,少男少女盛開;芝麻桿、豆桿的意思是“放上壹對芝麻(豆)桿,生個孩子,就可以當官了。”嫁妝裏的繡被、繡枕,除了繡戲水的鴛鴦,還繡荷葉,象征連年多子;繡石榴就是多子多孫。
在臨沂地區,筷子是婚禮用品中不可或缺的。筷子諧音“筷子”,也有早生孩子的意思。
婚前鋪房子的習俗體現了祈求懷孕生子的心理。在沂蒙山區,鋪床的人必須是有父母妻兒的叔叔或伯伯。鋪床時,先在床上鋪高粱稈,再在床上鋪豆稈、黃草或麥稈。在泰安地區,鋪床的多是阿姨和嫂子。在濱州市無棣縣小波頭鎮前菜園村,除了鋪高粱稈、豆稈,還要在床上放大蔥、蒿。人們相信鋪高粱稈會使孩子們長高。“臥豆莢出秀才”;鋪大蔥,孩子聰明;撒蒿,生個好寶寶等等。在東明縣碼頭鎮柳園村,鋪床的時候,床下要壓壹根豆稭和壹根火棍。據信火棍的頭朝南,婚後會生男孩。在泰安地區,鋪床時常常在床的四角放上棗、花生、栗子。
在淄博淄川,新郎的壹個兄弟在鋪床。所謂“叔叔鋪床,孩子很多”。床上要鋪高粱茬、芝麻稈、豆稈等。歌中說,“放高粱茬,生帶柄”,“放芝麻稈,大官輩出”,“放豆稈,大學者輩出”。屆時,新郎新娘還會壹起填枕頭(兩個),長輩會教他們說“壹個換金,兩個換銀,三個換壹大群孩子”這樣的吉祥話。
在冠縣東古城鎮陳靜村,婚禮前壹天晚上,我老公老婆和嫂子會拿著新掃帚掃新床,壹邊掃壹邊嘴裏念著歌謠:“掃東掃西,孩子們到處掃;有很多孩子東蹲西蹲的。”
日照虎山鎮,壹個至親,壹個大三的男孩,在床上滾來滾去,有“左滾右滾,來年必有男嬰”的歌謠。在臨沂地區,還有讓小男孩滾床的習慣。滾完床後,要在上面撒栗子、棗、花生,稱為“鋪床”或“攤帳”。這種風俗在山東各地都很流行。
在德州禹城,據說新床要先入住公爹(如果沒有公爹,就換成叔哥)。有句話叫“公父壓新房,子女幫大忙”。在東營市廣饒縣郊區,找同輩的哥哥在被窩裏睡壹晚,叫“壓床”。俗話說“大哥壓床,兒女成行。”在東明縣碼頭鎮柳園村,壓床的是新郎的弟弟或侄子,也就是讓他先睡幾個晚上。如果他們在新床上撒尿,那麽婚後第壹個孩子就會生男孩。在德州,婚禮前壹天晚上,要選壹個有爺爺奶奶和父母的男人陪新郎睡新床“壓床”,以便早點生孩子。第二天早上醒來,壓床的男生要了棗湯。喝棗湯時,妳應該用筷子而不是勺子。圖為“棗子”(棗是“棗子”的諧音)和“筷子”(筷子是“筷子”的諧音)。
此外,在洞房的布置上,也透露出生兒育女,尤其是生男孩的願望,如“紅梅多結碩果,青竹結孫子”的結婚對聯;窗戶要貼紅紙,貼“劉凱白子”等窗花,房屋內墻也要貼“百子圖”、“慶忌魚雨”等字畫。
(2)在婚禮上為懷孕和孩子祈禱
在婚禮儀式的習俗中,有相當壹部分是祈求懷孕生子的習俗。在濟南地區,娶新娘的人要選擇“全福人”,即父母雙全、子女雙全、家庭美滿的女性,以便將自己的福報和生育能力從全福人手中轉移到新人身上。夫妻倆出門上轎子前,用蠟燭“照轎子”。壹方面是為了驅邪,另壹方面也是為了把火帶到婆家打預防針。在煙臺地區,新郎到新娘家喜結良緣時,會有人端來兩碗湯和兩碗沒有煮透的餃子。湯裏有棗、桂圓、蓮子,寓意“早生貴子”吃餃子的時候,會有人問新娘是不是活著,新娘會回答“是”。在棲霞市蛇窩泊鎮石聞村,壹名婦女將家裏的棗、花生、芋頭等物品帶到婆婆家,鬧完後分給大家。魯南魯西南,嫁出去的女人要有壹只老母雞陪著。除了好運氣好運氣,她還希望這只母雞當天下蛋。在嘉祥縣金屯鎮洪屯村,新娘坐的轎子裏要放壹個銅爐,裏面盛壹點炭火,表示新娘帶火種到婆家來撒種。在淄博市臨淄區,參加婚禮的客人要偷偷從女方家帶回壹雙筷子,意為“筷子”。濰坊地區也有類似的習俗。男方去女方家拜年,新郎離開的時候也帶著筷子。
在沾化地區,新娘下轎時,腳不準著地,每個人都要用麻袋(或麻袋、席子、蒲團之類)鋪在地上。壹對情侶走在前面的麻袋上,大家要把麻袋壹個個遞過去。攤包的人喊著:“傳下去,傳下去。”這個習俗意味著傳宗接代。在濰坊地區,新娘和新郎在去洞房的路上也要鋪上壹些麻袋,手裏拿著紅色和綠色的圍巾。
在濟寧、濱州、淄博、泰安等地,新娘進門時,必須在門上的紅磚下壓壹雙筷子,意為“快子”。在去院子的路上,新娘被撒上栗子、紅棗、花生等。,意思是“早凝”。
在日照、棲霞等地,新娘進洞房前,由管家、轎夫或木匠在門上釘壹幅門簾,邊掛邊唱壹首歡快的歌:“上至八仙,下至八仙,請掛上門簾。上面掛個簾子生個貴子,下面掛個簾子生個狀元。雙手合十,壹冠壹花。”新娘進洞房,跨過房前滴水檐,就要跨過去,否則就是“踩滴水檐,待十二年”,要十二年才能生孩子。在青島市黃島區法家園村,新人進洞房,老人們都會唱壹首歌:“三把金,兩把銀,家裏有個聚寶盆。坐墩兒上,好好摟著孫……”
此外,在山東較為普遍的“填枕”習俗,也有祈求懷孕生子之意。如東營市廣饒縣郊區,招待客人後“填枕頭”,即在空枕頭套上墊稻草,說恭喜,“填這個頭,填那個頭,支持孩子當冠軍”。在濰坊昌樂,新娘用新麥草填滿兩個枕頭,綁在壹起,讓新郎扛著。新娘拍拍說:“哦,好了,別哭了,別哭了。”然後爺爺和奶奶互相擁抱,在新床上打滾,這就是所謂的“滾孫子”
在棲霞市蛇窩泊鎮石聞村,要請有兒孫的老人給新婚夫婦餵面條,這也暗示著壹對夫婦將來會兒孫滿堂。在日照五蓮地區,通常允許新郎吃荷包蛋,新娘吃餃子,這意味著生男孩。在臨沂地區,有些地方,新婚夫婦要喝蓮子湯,意為“生下妳的兒子”。在蒼山縣賈莊鄉,新娘要在新房子裏吃壹個煮雞蛋。第壹口咬得越深越好。“壹口白壹口,小侄明年抱;咬到黃色,壹個冠軍阿郎年。”在濟寧青州市桓臺區、任城區等地,新娘要吃沒有煮透的面,還有餃子(青州地區稱“子孫餃子”)。當被問及是否出生時,他們回答“出生”以博取好感,並把希望寄托在早點生孩子上。在威海地區,喝完祝酒後,新郎新娘要吃壹碗牡蠣和壹碗老魚,寓意“站起來”,“白頭偕老”。
在日照虎山鎮,新婚之夜,小姑會給小姑背個尿壺,說“我給小姑背個尿壺,明年有外甥了”。在青州和沂水,姐夫提著尿壺,邊走邊說:“夫妻倆永遠好,來年生個大男孩。”臨沂壹帶,小姑送新盆給小姑,叫“大姑送盆,早抱侄兒”。另外,新娘的婆婆在新房的床下放壹塊樹墩子,寓意“奶奶送墩子,早點抱孫子”。在沂蒙山區,新娘的婆婆會把兩根蔥綁在壹起,放在枕頭下面,而且壹定要插上壹根刺,表示以後會生壹對胖乎乎的寶寶,聽話。
此外,在開臉、燒床等婚禮儀式中,也充滿了為孩子祈福的喜慶氣氛。在棲霞市蛇窩泊鎮石聞村,有在婚禮上開臉的習俗。當地叫“擰臉”,用兩股線修飾額頭太陽穴。擰著臉唱壹首擰臉歌:“紅蛋,轉過去,今年吃妳最愛吃的饅頭,明年吃妳的紅蛋。”這壹習俗也存在於棗莊山亭紅山峪村、日照市東港區陳摶鎮上蔡莊村、巨野縣高方村。在青島市黃島區法家園村,有壹種燒床的婚禮器具。新婚之夜,老人們會多燒兩把火,讓炕暖和起來,祈求兒孫們早點來。
(3)為婚後懷孕生子禱告
源於婚姻的求子習俗,大多含有壹定的慶賀和祝願的成分,而婚後求子,長期不孕或只生女孩不生男孩,有強烈的求嗣欲望。在山東地區,為懷孕和孩子祈禱的方式很多,其中綁娃娃和認捐孩子是比較常見的,還有放棄吃飯,乞討鮮花,乞討快樂雞蛋和向張喜安提供禮物等形式。
1.系上洋娃娃
紮娃娃,又稱“紮幸福”、“紮孩子”、“抱孩子”、“敲孩子”,新中國成立前在山東十分流行,壹些地方至今仍有不少信徒。壹般情況下,綁娃娃會去畢夏袁俊寺、鬥姆宮、王牧池等地,如白衣寺、兒童殿、張喜安廟、奶奶廟、土地廟等。通常,神是觀音、奶奶、張喜安和出生女神。
泰山上的畢夏·袁俊是壹位女神,人們普遍認為她能生育。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人為孩子祈福,完成心願。通常由廟裏的道士主持祈求懷孕生子的儀式。首先,把壹個泥娃娃給了聖案上的道士。做完祈禱後,道士用壹枚帶紅線的銅錢系在娃娃的脖子上。之後,拿著娃娃,用銅錢敲打神前的青銅編鐘,給孩子取名。禱告孩子把娃娃帶回家,藏在臥室的某個地方。據說很快就要懷孕了。
更多的人在當地寺廟綁娃娃。過去在定陶壹帶,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或三月二十六,不孕婦女帶著綁著銅錢的紅繩到松滋老奶奶廟或當地仿山廟會祭拜松滋老奶奶,說“在廟裏梳頭洗臉,以地為中心跪下,燒香磕頭拜神,給我家。”然後給寶寶起了個外號,把手裏的紅繩綁在奶奶身上眾多泥娃娃中的壹個上,轉身回去,邊走邊說:“我家比這裏好,還有妳奶奶住的大廳,西屋是我們的房間;兒子出生的時候,我奶奶照顧我媽餵飯;我叔叔給妳買玩具,我父母給妳買衣服。”進屋後,在桌腿上系上紅繩,俗稱“久留”。在菏澤地區,紮好娃娃後,還得從泥娃娃身上挖壹點幹土。回家要說:“跟媽媽來,妳餓了我給妳買碗飯,渴了我給妳買碗粥。哪兒也別去,跟媽媽回家。”回到家要把泥娃娃水土吞下去。臨清市區大部分是正月十六,農村大部分是農歷四月初八去寺廟紮娃娃。當天,祈福童到奶奶廟裏乞討,然後用紅線系在泥娃娃的脖子上,說:“福童隨母來,晦氣童坐廟臺。”我甚至不去姨媽家,而是和媽媽壹起回家。“祈禱完後,用紅袋子把泥娃娃包起來帶回家,壹天餵三次。在德州壹帶,人們在娘娘廟求孩子時,都要把自己的玩具男孩祭祀到棺材裏。燒香祈福後,趁人不備,包好就跑,到家就能懷孕。但如果讓人看到了,女神送來的孩子就會被嚇跑,人的願望就無法實現了。妳得到的瓷娃娃應該被鎖在壹個隱藏的盒子裏,直到妳生下的孩子結婚。在膠州壹帶,壹般在農歷正月十五紮娃娃,第二天廟裏的和尚就把娃娃接回家,放在床墻上的洞裏,壹天三次提供水和飯。如果妳有壹個嬰兒,在墻上放壹個泥娃娃。滕州壹帶是給尼姑壹定的錢,和尼姑結婚。尼姑用紅帶系壹個泥娃娃,或者系壹塊石頭,給它起個名字。然後祈禱孩子的人把它放在懷裏,壹路喊著他剛剛帶回家的名字。廣饒縣郊常去雲門山(青州界內)討個孩子,在樹上掛個紅繩,買個泥娃娃,裝在紅袋子裏背回去。在博興縣陳戶鎮東寨村,被綁的娃娃要放在床上的床墊下,100天不掃床。
在聊城壹帶,廟裏分娩的女神神龕旁有壹副木刻對聯,上面寫著:“我把這個孩子全心全意地交給妳,我要把壹些惡行留給他。”皇後之下還有壹個“送別哥哥”。他肩上扛著壹個布袋,裏面裝著泥娃娃。據說他奉皇後之命負責送孩子。偶像的祭壇上有許多紅口袋、光著屁股的泥娃娃。來紮娃娃的女人,只要交了彩禮,燒香磕頭禱告,就可以從廟裏眾多的泥娃娃中選壹個,就算把娃娃紮好了。
宣誓
求子,又稱“壓子”,諧音“壓枝”,也是常見的為孩子祈福的儀式。找孩子的人來到有廟會的森林,在柏樹或松樹的樹枝上放了壹塊石頭,為孩子祈禱。泰山前後的濟南鬥姆宮、畢夏寺或靈巖寺周圍的壹些松樹或柏樹上幾乎布滿了石頭,這表明認捐兒童的習俗由來已久。
放棄用餐
通常在每年的臘八舉行。乞丐把平日積攢的米做成粥,分給窮人。滕州和臺兒莊煮粥的時候,他們念叨著:“給兒子留壹把米,給兒子留壹把面,留給臘八割稻。”飯做好之後,擡到街上做慈善。無子女的夫妻除了戒飯,要麽齋戒念佛,要麽做其他善事,比如鋪路架橋,扶老濟貧,天熱送茶,冬天冷送衣。總之,要想早點生孩子,就要積累“陰功”。
4.為懷孕和孩子祈禱的其他習俗
除了綁娃娃、典當孩子、齋飯,山東各地還有其他為懷孕和孩子祈福的習俗。在濟南、寧陽壹帶,無子女家庭收養別人的孩子,以為可以懷孕生子,分別稱為“借子”和“帶子”。
在濱州市無棣縣小泊頭鎮前菜園村,尋子人在除夕夜捧著壹把燃燒的麥稭,邊走回家邊說:“黑小子,白小子,都來我家吃餃子。”在博興縣陳戶鎮王店村,壹個找孩子的家裏兩個老人,除夕夜拿著竹耙到村頭的路邊說:“白人姑娘和黑人小夥子都來我家吃餃子了。妳來了嗎?”另壹個人說,“我們走吧。”連續說三遍。最後,在竹耙被砸過的地方摸壹塊石頭、磚頭或土塊。如果妳觸摸到壹塊石頭或磚塊,它預示著壹個男孩將會出生;如果妳摸到壹個土塊,就預示著會生壹個女孩。來了就不能回頭,見了人也不能說話。回家後要把摸過的石頭、磚頭或土塊放回媳婦的床上。大年初壹的早上,媳婦吃完了被子才起床。在曲阜地區,除夕夜,婆婆在屋外摸壹塊石頭,藏在媳婦的店鋪下面,或者在元宵節悄悄煮壹盞鄰居的面燈給媳婦吃,以為所有不孕的女人都能懷孕。在鄒城壹帶,正月十五,當懷孕的媳婦被要求偷壹盞面燈時,許多人喜歡在劉姓和戴姓的家庭面前吃燈,這是“離開”和“帶來”的諧音,意思是“留住孩子”和“帶來孩子”。所謂“偷了劉家的燈,吃了當年生的。跟壹個叫鄧哥哥的妓女,跟壹個叫鄧澄的男孩。”此外,鄒城的婦女還經常在“子孫石”前燒香許願。巍山地區不孕婦女春節在村口喊“黑毛妮,小黃毛,都跑到我家來”祈求懷孕。在膠東地區,三月三給新婚妻子送面條的習俗也是為了給孩子祈福。
雞蛋是生育的象征,山東壹些地方盛行用雞蛋祈福懷孕的習俗。在滕州壹帶,老人聽到誰家有孩子,就會去討個紅蛋給媳婦。大年三十給媳婦煮個好吃的雞蛋。在棗莊臺兒莊區,大年初壹的早上,婆婆會給不孕的媳婦煮三個雞蛋。雞蛋不能煮。在龍口地區,長期不孕的婦女在大年初壹每天早上都會偷偷在門後吃壹個煮雞蛋。
摸佛牙的習俗在沂源壹帶。當地壹些寺廟設有佛牙。祈求孕婦交錢並虔誠跪拜後,會被寺廟主持人領進密室,觸摸或看壹眼佛牙。據說這樣可以讓他們懷孕生子。
壹些正在為懷孕生子祈福的家庭,還在家裏給孩子供奉觀音,求她早點給他們。有的甚至請風水先生看房子的地基和風水,不惜換房、遷墳、移門(改變自家大門方向)來弄壹男壹女。在棲霞市蛇窩泊鎮石聞村,有移門為孩子祈福的習俗。
在山東,渴望男孩的家庭往往會采取壹些既定的做法為男孩祈福。比如,如果只生女孩,女孩通常取名為、萊迪、、變迪、招迪(希望帶男孩)或婷婷(停止生女孩)。菏澤地區讓孕婦吃特制雞蛋的做法。當孕婦懷孕40天時,取壹個雞蛋,剖開,放入雞腎中,加水調勻,將雞蛋整個包起來,用木炭煮熟,讓孕婦在無人的地方安靜地吃,祈求生男孩。(選自山東省民俗,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