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安全的“多事之秋”。
說明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故或事件;秋天:句號。許多事故或事件發生的時期。
來源孫松光緒《北夢》卷十二:“於是在多事之秋,消隱而不見,只剩下壹片青林。”
“多事之秋”這個詞大概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原話是“今日三分,利盡,此生死之秋。”這句話很明顯是用秋天來形容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壹定要高度重視。壹定要慎重行事,否則壹步走錯,就是沒有生理。
有人說,多事之秋的說法與中國古代在秋天動員了很多士兵有關。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尤其是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君主,更註重在秋季發動軍事行動,在不違反農時、不傷及民力的情況下獲取軍事利益。軍事行動自然決定了壹個國家的生死,所以軍事行動往往在秋季進行的特點似乎是對“多事之秋”這個詞的最好註解在秋季發動軍事行動在戰國以後並沒有被統治者所效仿,因為在春秋初期,很多諸侯國並沒有常備軍。在大多數情況下,在軍事行動開始之前,從平民人口中收集士兵和軍用物資,並將他們合並成壹支軍隊。《孫子兵法》說:“用兵之法,必在君命,兵聚交舍”,也就是說,戰前練兵之道,決定了軍事行動必須在秋收後的農閑時節進行。春秋後期以來,各諸侯國紛紛建立常備軍,秦漢帝國相互習以為常。到了諸葛亮的三國時代,蜀、魏、吳也有了強大的常備軍。在常備軍體制下,軍事行動對農時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在決定軍事行動時,主要考慮的是天氣是否有利於軍事行動本身,而不壹定是在秋天。所以秋用兵並不能完全合理的解釋“多事之秋”這個詞的由來。
也有人認為“多事之秋”與我國傳統文化中文人悲秋心理有關。秋天往往是引起人們悲傷的季節,“悲傷”二字就是人們心中的“秋”!有人解釋說,秋天,草木雕零,生機勃勃的世界即將進入死氣沈沈的冬眠狀態,類似於壹個人年老體衰,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動,所以人悲傷。唐代詩人劉禹錫寫道:“秋風來處,蕭蕭送雁。來到庭樹,孤客先聞。”宋代詩人辛棄疾寫過壹首詩:“令人心酸,卻道天氣涼,將是好秋。”晚清民族女英雄秋瑾也寫過送別詩:《秋雨愁人》,都是關於這種現象的。現代醫學證明,人腦中有壹種叫做松果體的腺體,分泌壹種叫做褪黑素的物質,誘導人入睡,使人抑郁。褪黑素可以抑制人體內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後者的生理濃度相對降低,而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是引起細胞工作的激素。它們相對減少後,人會抑郁,多愁善感。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過程受陽光調節,陽光可使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減少。涼爽的秋天過後,天氣往往陰沈,陽光少而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使人感到憂傷。其實這只是合理地解釋了人們對秋天悲傷的心理原因,並沒有解釋“把秋天當作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的原因。悲秋表現的是人壓抑的心理狀態,而“多事之秋”更多的是壹種對人未來命運的焦慮。前者提不起精神,後者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