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fèn tián yīng
用法主謂類型;作謂語、定語和狀語;帶著贊美。
同義詞是天怒人怨,義憤填膺。
反義詞是麻木不仁,騙人的。
基本解釋就是胸中充滿了義怨。假的,胸。
成語是假的,不能寫“鷹”。
詳細說明
意義
憤慨:對違背正義的事情的憤怒;偽:胸。我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怨恨。形容很生氣。
來源
1.南朝梁江淹《恨賦》:“欲飲美酒,愁滿身。”
2.曾慶溥《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爵齋忍不住義憤,自做長電奏,催其宣戰。”
3.莫泊桑的《福樓拜的星期天》時而激情澎湃,時而義憤填膺;(選自濟南文藝/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下冊14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