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容易被誤解的十個成語

容易被誤解的十個成語

發音[chāqi ang rén y]

出處:清代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二回:“張罕峰古詩詞錄尚差矣。”

這個成語很容易被誤用,意思是表現太差,不能令人滿意。事實上,這是壹個褒義詞,意思是勉強滿足。

來源: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草狗:聖人不仁,以民為草狗。

壹個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為:天地不仁,萬物如狗。

其實真正的意思是:天地沒有感情,沒有偏見,它對世間萬物壹視同仁,就像壹條被草捆著的獻祭狗。這句話告訴大家,自然的法則就是平等對待世間萬物。

來源:壹句民間諺語對聯——量少不是君子,量多不是丈夫。

意思是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不配做丈夫,不配做君子。這裏的“丈夫”指的是有遠見、胸懷寬廣的男人。

由於把壹個詞從謠言改成了謠言,這句話現在大多被用作:不能無情就不能君子。完全曲解了這句話的原意。

出處:吳承恩《西遊記》第50回:“道高壹尺魔高壹丈,性亂則家亂。我恨法身無座,當時行動思想差。”

原文是:道高壹尺,魔高壹丈。意思是佛教徒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因為修行到了壹定階段,可能會有惡勢力的幹擾,之前的壹切努力都白費了。這裏“道”指正氣,“魔”指邪氣。

後來把順序倒過來,就成了“魔高壹尺,道高壹丈”,現在用來形容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來源:《論語·公冶長》,原文為“寧武子邦知有道,國愚無道;其知可得,其愚不可及。”

現在常用來形容壹個人笨到極致,別人都趕不上。

其實本來的意思是孔子稱贊伍子胥智慧出眾,在某些時候裝傻。指的是壹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傻,內心卻如明鏡壹般。這裏的“傻”不是指簡單意義上的愚蠢,而是壹種智慧。

緣起:《論語·陽貨》中“唯女小人難養,近則低人壹等,遠則怨。”

這句話被視為孔子不尊重女性的經典話語。

初衷是什麽?這裏的“小人”不是指奸詐的小人,實際上是指“仆人、仆從”;“女人”不是指所有的女人,而是指妻子和孩子。“養”就是“相處”。

所以這句話的原意是妻子和仆人很難侍候和相處,意思是孔子的家庭問題。如果夫妻、主仆關系親密,就會裝腔作勢;如果被疏遠了,妳又會抱怨。

來源不明。

今天使用的經常被曲解。人如果不為自己著想,天地都無法接受。

其實本來的意思就是,人不修身,則天地所容。這裏的“衛”就是“修”“養”的意思。

出處:《三國誌·兀術·張文川》:“摑其奸詐之心,無所不用其極。”

往往被錯誤地稱為有能力,沒有什麽是妳做不到的。

本義是無事可做,就是壞事都做了或者壞事都做了。

來源:米芾《鸚鵡序》:“因傅,筆不停,文不加分。”

經常被誤用來形容寫文章粗心大意,缺少標點符號。

正確的意思是文章寫的壹氣呵成,不需要修改,用來形容思維敏捷,寫作技巧嫻熟。

來源:宋玉《風賦》“我聽老師說:奇聞來巢,莫須有。如果是受人委托,氣氛就不壹樣了。”

洞是風來的必要條件。既然能來,肯定有漏洞,說明傳言有壹定依據。

現在多用來表示空穴來風,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