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先,後,再,再,斷斷續續”這個成語叫什麽?

“先,後,再,再,斷斷續續”這個成語叫什麽?

齊國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商朝到戰國初期的壹個諸侯國,歷時1000多年。國君是禹的後代。齊國建立於商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無從考證。周朝初年,齊國重新建立。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傳二十君。直到公元前445年,齊國亡於楚國。齊國是個小國,史書上很少記載。《史記》雖然記載了陳、齊國的歷史,但對齊國的描述只有270多字,並且特別說:“齊國之小而小,其事不足以形容。”這樣壹個小國在強大鄰國的壓迫下被迫頻繁遷徙。齊原屬河南省淇縣,後遷至山東新泰,後遷至昌樂、安丘。齊國雖小,但也有其重要意義,那就是齊人是夏朝的皇族,有夏禮,所以孔子曾經到齊國視察夏朝的禮制。只是因為齊文學的失傳,孔子才感慨:“能言,不可證”(《論語·巴蜀》)。歷史上也有壹些與齊國有關的故事,《列子·田瑞》中提到的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齊國。雖然這個成語經常被用來形容無事生非引起的不必要的擔心,但也有人認為它與齊國的苦難所帶來的憂患意識有關。到目前為止,齊國存在的考古證據並不多。* * *殷墟有六處甲骨文提到齊侯或蒂奇,可以作為商代齊國存在的證據。而祁縣至今未發現齊國遺跡。縣城內有後人修建的東樓公廟,供奉齊國開國君主東樓公。該建築也在1949後被拆除。在新泰,在清朝道光和光緒年間,出土了壹批由齊波巫嵋制作的青銅器。2002年,新泰周家莊發現齊國貴族墓葬,證實新泰曾是齊國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漢的文物商店曾經買過壹塊註定要毀滅的蘆葦,1966年,山東藤縣出土了壹個註定要毀滅的鼎。商朝時期,齊國就存在了。據《大小故事》記載,在商湯打敗滅夏後,夏王室的壹些幸存者遷到了齊(今河南杞縣)。但齊國的國號後來幾次被廢除(《史記》:“齊國經商時,封或絕”)。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也證實了齊國的存在。武丁娶了壹個齊國女子(“夫差”),是他六十多個妻子中的壹個。當時齊國被追封為侯,甲骨文的甲骨文有齊侯字樣。我在商周(帝辛)的時候,也有甲骨文:“任陳步,在齊,甄:今商而死?”的話。周朝時,周武王滅商之後,就尋找大禹的子孫。於是,他找到了東樓公,被封到齊國,延續齊國,負責祭祀禹。同時,舜的子孫被封到陳國,由陳國負責祭祀舜。從東樓公到啟謀公,《史記》記載* * *傳至第四代,其間年份不詳。但牟以公在位期間,周厲王當政,與周武王封東公有著200多年的寬容,* * *經歷了周朝十王。所以有人推算齊國的血統壹定是缺失的。齊某嫁了人,就把齊從祁縣遷到了山東。當時齊國受到宋國、國、徐國等勢力的攻擊,無法在河南立足,只好投靠山東藤縣附近的齊國,後遷至新泰。後來由於其他國家的入侵,齊國被迫繼續東移。公元前646年,齊成公在位時,齊國遷至沅陵,即山東省昌樂縣附近。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齊文公把國家遷到淳於,也就是現在山東省安丘縣附近。齊國是弱國,夾在齊國和魯國之間,經常被騷擾。魯以為“不敬”的借口,多次“伐”入齊國,占領齊天。為了保護自己,齊國和金結盟。齊國末年,內政不穩,國君弟弟弒君自立。公元前506年,悼龔之死,即位,但僅幾個月後,就被弟弟所殺。這是龔。好景不長。齊鞏俐死後,把皇位傳給兒子齊成功,齊成功在位16年後,於公元前471年被弟弟殺死。這是祁哀公。史記中記載的齊國事跡並不多,基本上只描述了君主的世系,其中提到的齊國事件也只是兩兄弟自相殘殺。前445年,齊國最終在楚惠王的攻擊下滅亡,齊國的最後壹個君主是龔建。商朝的齊國君主不可考。在周朝,齊國君主有完整的血統。現在公認有20個君主可以考證。從齊東樓開始到齊結束,基本是父子相隨,偶爾還有兄弟姐妹。其中,齊桓公之前四位君主執政的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其中很可能存在空白。齊桓公之後的君主在位時間都有記載,最長的是,在位70年,最短的是公,在位僅幾個月就被弟弟殺死篡位。至於齊國國君的爵位,雖然史書記載的都是齊桓公,但實際上爵位已經變了。周武王封齊時,拜為異國,為官,禮遇極長。東東移後,周王室衰落,齊國的國號逐漸降低。在《春秋》等史書中,齊國的君主有時被稱為“齊侯”,有時被稱為“齊伯”,甚至被稱為“齊子”。新泰等地出土的齊國青銅器上的銘文,都有齊伯滅亡的標記,可以證明齊國的國號曾經被貶為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