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背上有刺形容極度焦慮。?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霍光傳》:“宣帝建立時,謁見高廟,將軍只從之。我裏裏外外都怕它,好像背上有根刺。”?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武帝病逝,霍光輔佐趙涵皇帝劉弗陵當政。趙涵死後,劉賀被立為皇帝。因為劉辜負了他的期望,他另立了漢宣帝劉詢。宣帝去祠堂祭祖,看到霍光這個高個子,非常害怕,像背上有根刺壹樣難受,直到霍光死了才覺得輕松。
2、如鯁在喉?發音?我愛妳.
成語解釋:魚刺卡在喉嚨裏。說句心裏話很難受。
成語的由來:漢書許慎《說文解字》:“吃了骨頭,可以留在喉嚨裏。”段玉裁註:“魏曰:‘骨鈍以刺人。’逆耳忠言如鯁在喉,故雲骨之臣也。“韓曙”下面都是骨頭,這個詞來自魚,意思是那些不停吞咽的人有更多的魚骨頭。
擴展數據:
班固(32-92)生於孟建扶風安陵(今陜西省鹹陽市東)。東漢著名的歷史學家。《後漢書·班固傳》說他“九歲,能屬文,能誦詩賦。而龍,則富於書,九流數百字,皆窮。我所學,非為章,乃為義。”其父班彪續司馬遷《史記》為史記傳記,但未能成事。
班固決心追隨父親的腳步。在傳記的基礎上,他進壹步尋找材料,編纂了《漢書》。後來因為有人誣告他篡改國史而被捕入獄。弟弟班超寫了壹封信,說明自己被釋放,被任命為蘭臺正史。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他寫了《漢書》。
永元初年(89-105),班固隨竇憲去匈奴。不久竇憲被判謀反,班固被捕,死在獄中。
《漢書》開創了“含壹代”的斷代史體例。《漢書》包括12個列傳,8個表,10個記錄,70個列傳,100個* * *。後人將其分為120卷。其編年始於漢高祖劉邦元年,止於王莽帝皇四年。《漢書》是壹部斷代史。
《漢書》稱紀傳體省,紀傳體省傳,書誌,並取消了世家大族,所以世家大族的法律都編成了傳記。這些變化被後來的壹些史書所繼承。
《漢書》記載的時間與《史記》重疊,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部書都有記載。在這壹部分,《漢書》經常對《史記》進行移置。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不同,選材標準的不同,轉寫時也有增刪改。《漢書》增加了刑法記載、五行記載、地理記載和藝術記載。
《刑法誌》第壹次系統地記述了法律制度的演變和壹些具體的法規。地理誌記載了當時郡縣、國家的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戶數,關於土特產、經濟發展、民情風俗的記載更是引人註目。《藝文誌》考證了各學術流派的起源,記錄了流傳於世的書籍。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
《食貨誌》由《平準書》演變而來,但內容更加豐富。它有兩卷,第壹卷講“糧”,即農業經濟情況;《商品》第二卷,即《商業與貨幣狀況》,是當時的經濟專著。《漢書》八表中,有壹張古今人物表,是從太昊到光武。是“古”而非“今”,所以引起了後人的鄙視。
後人對《漢書·百官官表》推崇備至。此表首先描述了秦漢時期的設職情況,各官職的權限和俸祿多少,然後用分為14等34級的簡表記錄了漢代官員和官吏的興衰。篇幅較短,但卻清晰地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官僚和官僚機構的變化。
這反映了兩人的意識形態差異。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值得肯定的是,司馬遷並沒有完全以孔子的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但班固的學識不如司馬遷。這種從司馬遷到班固的轉變,反映了儒家思想作為東漢封建正統思想在歷史領域站穩了腳跟。《漢書》喜歡用古文字,很難讀。
許慎(漢代歷史人物)(約58-約147),字重,東漢著名儒生、文獻學家。許慎在30年間編纂了世界上第壹部字典《說文解字》,使漢字的形、音、義趨於規範統壹。研究《說文解字》的人都稱許慎為“許郡”。
《說文解字》稱之為“虛數”,傳學稱之為“徐雪”。《說文解字》是許慎壹生最精心的作品,花了他半輩子的心血。由於許慎對文獻學的不朽貢獻,後人尊稱他為“字聖”。
《說文解字》內容為十五卷,以《小傳》為研究對象,同時參考《小傳》以外的古文和雜文,其中壹至十四卷為文字說明,十五卷為記敘文標題,每卷分為兩部分,實際為三十卷。* * *有9353個前綴,1163個重復(古文、異體字等。).前綴以小篆為主,既有古文,也有異體字等。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壹部偏旁部首,全文共540個分支,起於“我”部,止於“海”部。同字首字為偏旁,標有“均屬某”。正文重在字形分析,“文”即“文”(主要是單體);“釋詞”的重點是詞義的解釋,以“詞”(組合為主)。
《小傳》是全書的闡釋對象。通過對字形的分析,肯定了文字的性質和種類,說明了文字的意、形、音三要素及其密切關系。解釋的順序是先解釋每個單詞的意思,再解釋形式,再解釋發音。全書以“六書”為例,統壹全書。
《說文解字》中的“古文”數量為474篇,主要指漢代發現的《孔子壁中書》和《春秋左氏傳》。就《敘書》所列古文形式而言,與宋代郭仲舒編的《魏石經古文》和《韓健》接近。這種文字,又稱“蝌蚪文字”,是戰國時期齊、魯、三晉之間通行的壹種古文字。
《說文解字》中的“栓文”來源於《世栓篇》中的文字,大徐賁標註的復本數量為208篇。從出土的東周文字材料來看,秦代和其他東方國家的文字有很多例子,很多文字風格接近西周晚期的銘文,說明《史記》成書的時間早於東周,班固、許慎認為周宣王的文字大體可信。
在許舒的連載文章中,還有“或體”、“俗體”、“金文”等別稱,是許慎的俗稱。古漢語、文淑、正傳屬於不同時期的古文字關系,或者說文體、俗體、現代漢語、正傳主要指漢代的古文字關系。
百度百科許慎?
百度百科《說文解字》
百度百科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