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爐,自然為作;陰陽為炭,萬物為銅。偉人還是螞蟻,誰不痛苦?人的意誌不是壹朝壹夕打磨出來的。命運不知道種族歧視也不知道男尊女卑,命運的天平牢牢平衡。
“我在想嶺南應該不好,但我知道這安心是我的故鄉。”詩人蘇軾,面對貶官降級的人生,淡定自若。所謂的保級,對他來說,就像是人生的壹個玩笑。
試想,渴望在平臺上有所成就的蘇軾,卻又有誰會料到,烏臺詩案等諸多荒唐的宮廷糾紛,使他被貶黃州、徽州乃至儋州。但是流浪的生活永遠不會打敗他。他不知道朝廷的勾心鬥角,也不會向命運低頭。“回望蕭瑟之地,風雨無阻。”是什麽樣的瀟灑從容的情懷促使蘇軾寫出如此豪邁的文字?大概是命運的恩賜吧。失去的會得到,越努力得到的越多。
命運從不輕易垂青人,沒有壹個人是真正的寵兒。如果說蘇軾的政治生涯是壹帆風順的,那麽他可能和很多政治家壹樣只是壹個朝廷官員,而不是壹個完全沒有手藝的才子詩人。命運讓他在官場失意,卻也以巧妙的方式讓他不朽。
有誌者事竟成。如果破釜沈舟,120秦關終究是楚國的。勤勞的人,天不負有心人,三千嶽家能吞吳。沒有人生來就成功。在這片如同臥虎藏龍的廣袤土地上,命運能給予的,無非是磨難和饋贈。
有希望的地方,就要有磨煉。村上春樹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也被稱為“諾貝爾獎的賽跑者”——7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7次與這個舉世矚目的獎項失之交臂。他說活著意味著做壹些事情。面對壹次次的遺憾,他選擇了專心創作。沒有獎怎麽辦?世界上誰不知道村上?命運真的這麽討厭他嗎?
生活中,十有八九有人自憐,有人坦然面對。命運對他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錘煉。有人自暴自棄,但更多的人咬牙堅持,最終贏得命運的垂青。
天道依舊是弓!上者抑之,下者舉之,盈者損之,不足者從之。何不坦然面對艱難險阻,唱壹首屬於自己的永遠的告別之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