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表示對異常現象或不如意的情況漠不關心。現在也指對錯誤的言論或事情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歲月靜好”的出處來自《詩經·國風·鄭風》中的“女子說雞鳴”。原句是“琴瑟在內廷,故靜而好”。
“歲月靜好,人間安穩”是胡蘭成的名句,是胡蘭成對張愛玲的承諾。這句話透露出作者恬靜淡泊的人生態度。不願涉利,和諧的認知態度。
“安身如故”的由來是:清樊圻《樂言附論窮》:“貪而急於逸勞,恥而學阿諛,甘居他人之下,逍遙自在。”
《莊子·伏伏伏伏五》:知其不可為而安之,唯賢者為之。
擴展數據:
《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之初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的詩歌,以***311首詩,反映了周初至周末約500年的社會面貌。?
先秦時期,詩經被稱為“詩經”,或者用整數稱之為“詩經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原名《詩經》,壹直沿用至今。《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周朝各地的歌謠。雅樂是周人的正式音樂,分為和大雅。《頌》是周和貴族祠堂祭祀用的音樂歌曲,分為、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飲,甚至天象、地貌、動植物。它是周朝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