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餓就是餓

餓就是餓

就像餓了就吃,渴了就喝。

“餓”是漢語中的壹個成語,來源於《三國演義》中曹偉之的“鞠躬盡瘁”。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餓了就想吃,渴了就想喝,表示急需。它的結構是聯合的,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包括褒義。

成語起源

“我渴望成為聖人,我餓了。”(《三國·曹偉誌》之《責弓》)後人據此提煉出“饑不擇食”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

曹操之子曹植,自幼才氣橫溢,後成為建安詩人。曹操寵愛他,要他繼承皇位。本來曹操的長子曹丕應該繼承皇位,所以曹植引起了曹丕的嫉妒。

曹丕為了挽回自己的被動局面,極力討好曹操。知道曹操崇尚節儉,經常穿打補丁的衣服。床罩壞了,他不會換,而是補好再用。

壹次,曹操去領兵打仗,曹植、曹丕等官員前來送行。臨行時,曹植朗讀了壹首贊美曹操的詩,大家都很欣賞。曹丕含淚送別父親,讓曹操感動落淚,讓曹植顯得虛偽。

還有壹次,曹操想派曹植領兵出征,這是讓他掌握軍權的象征。當晚曹丕特意去大營找曹植喝酒,曹植以備戰為由不肯去。曹丕說:“妳剛當上三軍統帥就看不起妳哥?”曹植見了也只好跟著喝。

曹丕在酒場把曹植灌醉了,出征前還是醉的。軍隊派人去催曹植,曹植催了幾次還是睡著了。曹操得知此事後,壹怒之下取消了曹植的領兵決定,改派曹彰為統帥領兵出征。

經過曹操的多次考察和篩選,最終確定曹丕為太子,確立了他的接班人地位。

公元220年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即魏文帝。魏文帝對曹植百般迫害,三次改封地。公元223年,他盛情邀請自己的弟弟曹植、曹彰、曹彪參加京都會議。曹植因故不能去,怕引起曹丕的誤會。他寫了壹份奏章“責任鞠躬”,並向魏文帝道歉,說:“天皇已經親切地要求我們在京都見面,我們渴望見到天皇。”

成語寓意

曹植和曹丕在爭奪繼承權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感情。他們相遇時,是戀人。曹植在奏章中說自己渴望見到曹丕,顯然言不由衷。如果人的欲望是正能量,那麽它就可以轉化為理想,成為追求夢想、實現人生目標的動力;如果人的欲望是消極的,就會讓人急功近利,變得貪婪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