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劉備討伐曹操失敗,在荊州投奔劉表。為了將來取得更大的成就,他註意廣納賢才,並得到了荊州名人司馬徽的推薦。司馬徽說:“這裏有臥龍和鳳雛,如果他們得到壹個,他們可以確保世界。”劉備多方打聽,得知“臥龍”就是諸葛亮,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裏的隆中。他才華出眾,精研史書,所以專程到隆中拜訪。
他去了三次,前兩次諸葛亮避而不見,第三次親自出馬迎接。在草堂裏,他和劉備討論時局,分析形勢,設計如何奪取政權,統壹天下的方略。劉備大為折服,願意收諸葛亮為師,請他出山,幫助他復興漢朝。諸葛亮被劉備“訪草堂”的誠意深深感動,答應了劉備離開隆中的請求,以顯示自己的政治抱負。此後,諸葛亮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幫助劉備東聯孫吳,北探曹魏,占領荊、夷兩州,建立北方蜀漢政權,形成了東吳、曹魏三足鼎立的局面。
2.草船借箭。
三國時期,曹操率軍攻打吳棟,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對抗曹操。周瑜心胸狹窄,嫉妒諸葛亮,於是設計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條船和稻草人,乘著夜霧揚帆向曹穎進發,曹操率軍拼命向稻草人射箭,圓滿完成了任務。
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周瑜決定火攻曹操,做好了壹切準備。突然,他想到不刮東風就不能戰勝敵人。只差壹紙壹筆,諸葛亮便左右撤屏。密函上寫著:“欲破曹公,以火攻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4、七擒孟獲。
據悉,孟獲是壹個沒有耐心的人。他善用弓箭,在當地很有威望。如果制服他,對治理華南大學有好處。諸葛亮用了壹點小伎倆,活捉了孟獲,把他當貴客,請他喝酒吃肉,把他引到自己的軍隊裏,讓他看蜀軍的陣容。孟獲看了不滿意,諸葛亮放了他。
孟獲第二次與蜀軍交鋒,被活捉。諸葛亮見他不肯,又放了他。就這樣,我們抓了又放,連續抓了七次,讓這個在南方頗有影響力的人物終於服氣了。諸葛亮想放他走,就對諸葛亮說:“妳像神壹樣。從今以後,華南人民再也不會造反鬧事了。”9月,第三路軍在滇池(今雲南晉寧)會師,終於平定了華南叛亂。
5.火燒赤壁。
11月20日,突然刮起了東南風。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善於觀察天氣,早就和周瑜做好了準備。此時曹操接到黃蓋的信,約好投降。曹操帶著眾將,站在船頭等候。果然,曹操看到黃蓋率領十幾條船順風駛來,非常得意。十幾條船乘著風,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戰船前面。
黃蓋手壹揮,船頓時火光沖天。原來,船上裝滿了柴火、油脂等易燃的東西。燃燒的船借著東南風撞上了曹操的戰船營,曹操的戰船立刻起火。因為被鐵鏈拴在壹起,無法逃脫,葬身火海。曹操慌忙棄船上岸,但岸上存放糧食的營房也被周瑜提前埋伏的士兵燒毀。
孫、劉聯軍強攻的局面,被打敗,曹操狼狽突圍,逃回北方。赤壁之戰後,孫權得以鞏固在江南的統治,而劉備則趁機占領了大部分荊州,形成了曹、孫、劉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