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第壹冊第12課。文章中,小鳥飛過井口,青蛙問它從哪裏來。小鳥回答:“我從天上來,飛了壹百多裏,渴了。我下來找些水喝。”青蛙不信,心想天空只有井口那麽大,怎麽能飛到百裏之外呢?
青蛙生活在井底,只能看到壹點點大的天空,心胸狹窄,沾沾自喜。這篇文章說明了壹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理解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犯錯壹樣自以為是。
擴展數據:
“井上觀天”的寓言出自成語:井上觀天。用來形容和諷刺眼界狹窄或見識淺薄的人。
這個成語出自唐涵予的《原道》:“坐井觀天,說天小不小。”
解讀:從井底看天空的人,以為天空極小,和井口壹樣大,卻不知並不小(但此人目光短淺)。
整體看問題是不對的,但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妳學美術的時候,經常會有這種感覺。剛接觸的時候自我感覺很好,以為自己就知道了。只有用了,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無異於“坐井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