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事物)已經充分發展;繁榮。
有機分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組成有機物的分子稱為有機分子。
理論:人們通過實踐總結出的關於自然和社會知識的系統結論。
滄海壹粟:意為滄海壹粟,比喻非常渺小,無足輕重。
起源:事物的起源。
能源:能產生能量的物質,如燃料、水力、風力等。
枯萎:枯萎和萎縮。
瘦:少見,瘦。
反抗:反抗;反抗。我們應該團結起來抵抗外敵。
調查:仔細深入觀察。
2.宇宙生命的奧秘在於其他星球上也有生命。在銀河系18億個行星系中,如果1%的星系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那麽概率大於18億;在這1.8億中,如果1%有生物,那麽概率是1.80;1.8萬中,如果1%是智慧生物,那麽概率就是1.8萬。
如果算上河外星系,概率會高得驚人。所以“人類是宇宙中唯壹的孩子”這種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每到星夜,我們擡頭仰望天空,壹條銀河橫跨天際。北極星旁邊的仙女座星雲,淡淡地向人們講述著耳朵聽不到的故事。此時,牛郎織女的神話,嫦娥奔月的傳說,北極仙翁的故事,早已包圍了我們的心,循著屈原問天的古音,我們敢問蒼穹:茫茫蒼茫中,有沒有親人朋友?宇宙中除了恒星還有生物嗎?有沒有像人類壹樣偉大的智慧生物?宇宙沒有回答!是默認還是不屑?這不能怪偉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為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在我們提問之前,我們心中已經有了壹個確定的答案,那就是地球是宇宙的獨生子。
地球是宇宙唯壹幼苗的觀點自古就有。大家不會忘記,中世紀的時候,在西方,宗教神學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全能神住在上面。
當然,這不僅僅是西方的問題,全世界幾乎所有民族都有類似的觀點。中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叫“中國”。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我們並不是真的在贊美地球的偉大,而是在換壹種方式來贊美人類的偉大。“世間萬物,唯有人。”這是最根本的目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和“人類是宇宙的獨子”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說以上想法源於認識的落後,可以理解,但問題是這似乎與人的認識無關。事實上,直到今天,仍有相當多的人持同樣的觀點。現代科學在推翻迷信的時候,似乎無意消除地心說的概念。相反,很多科學家都在積極尋找證據,證明地球上的人類是宇宙中唯壹的孩子這壹宗教觀念。
所以,關鍵在於人類的自大本性。然而,無論人們多麽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脆弱的自尊,科學的發展本身正在壹點壹點地粉碎著已經千瘡百孔的自尊,人們正在被迫接受這樣壹個事實,就像我們今天把世界看成壹個整體壹樣,整個宇宙其實是壹個完美的整體,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只是這個整體中的壹小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同樣,正如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離不開世界的整體影響壹樣,宇宙中星系的存在和演化也是相互影響的。當我們的文明正在突破地球引力,走向宇宙文明的時候,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整個宇宙中,能夠有意識地影響地球發展的不僅僅是人類(人類影響地球的歷史最多也不過200萬年,只占地球時間的1/2500),浩瀚的宇宙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意想不到的事情。生命的產生和毀滅是宇宙運行中不可或缺的。
我們先來看看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概率:現代天文學公認我們銀河系中大約有3000億顆恒星,至少有6543.8+08億個行星系統。如果這些行星系統中只有654.38+0%可能存在生命,那麽這個數字仍然是巨大的,多達654.38+08億。同樣,如果這些行星系統中有1%存在生命,那麽我們得到的數字仍然是1.8萬。
我們再進壹步假設,每100顆有生命的行星中,只有貝類居住著與人類同等智能水平的生物,那麽我們的銀河系中仍有多達18000顆行星可能存在高級生命。這只是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宇宙中間存在多少類似銀河系的巨型星系?這恐怕是壹個可怕的天文數字。
所以,單從概率的角度來看,認為地球上的人是宇宙中唯壹有智慧的生物的觀點是幼稚可笑的。毫無疑問,宇宙中有無數與地球相似的星球,有相似的混合大氣,相似的引力,相似的植物,甚至相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斯就曾說過,“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了谷子的土地上只長了壹棵幼苗壹樣可笑。”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壹種太古生物,它可以在極寒或極熱的環境中生存,它具有細菌和所有真核生物的兩個特征,包括動物、植物和人,是第三種生命形式。
這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了人類對生命特征的認識還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只是在地球的環境中,在浩瀚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加復雜。從地球生物學的角度來評價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方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宣布,它發現了壹顆圍繞地球附近的Porel Lisi恒星運行的新行星,其大小與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差不多。新發現的行星距離恒星3700萬公裏,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4,甚至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要近。其表面溫度估計可達200℃-260℃。在這種溫度下,地球上的生命很難存活,但宇宙中可能存在耐高溫的生命。
這顆行星的發現更加堅定了人們的信心,太空中很可能存在大量有生命的行星。1969年,在澳大利亞墜落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可能自然形成的右不對稱氨基酸,預示著地球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就在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從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顯示,壹直被認為不穩定的木星被發現有大氣層和潮濕的土壤,這表明木星已經產生了。
3.宇宙是我們生存的空間,“宇”字的本義是“上下”。球是我們的家;地球只是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而太陽系只定居在銀河系巨大旋臂的壹側;而銀河系,在宇宙所有的星系中,可能是很不起眼的...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體的家園。宇宙也是我們生活的時間。“宇宙”的本義是“千古”。因為我們的宇宙並不是壹直存在的,它也有壹個誕生和成長的過程。現代科學發現我們的宇宙形成於大約200億年前。在壹次壯觀的大爆炸中,我們的宇宙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論。)宇宙壹旦形成,就壹直在運動。科學家發現宇宙正在膨脹,恒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宇宙的未來會是怎樣的?許多科學家正在為此而努力。這可能永遠是壹個謎,壹個無限迷人的謎和這些。
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宇宙有多大?外星人真的造訪過地球嗎?.....面對浩瀚、美麗、神秘的太空,我好奇又渴望問出壹個又壹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自從看了《千萬個為什麽》這本書,我腦子裏少了很多問號。書中的知識是我最想知道的。每次讀故事,我都陶醉其中,仿佛在太空中漂浮,感受宇航員的生活。也可以貢獻壹個外星人。這是我最感興趣的問題。現在,謎底終於解開了。答案是:外星人存在。因為銀河系有那麽多恒星,而且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有壹半的恒星是有生命的,所以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外星人是否造訪過地球還是壹個未解之謎。其實宇宙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神秘。至今仍是壹個未解之謎。它將成為壹個人們非常清楚了解的宇宙。我眼中的世界處處新奇,永遠新鮮,無數個奇怪的“為什麽”陪我走進更多未知的世界!雖然還有很多問號,但是我已經逐漸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思維力,創造力,我會把剩下的問號變成句號。
4.《宇宙生命之謎》的解說文字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外是否存在生命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外是否存在生命仍然是壹個未解之謎。
正文從古代神話出發,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有生命嗎?”;然後壹般解釋說,從理論上講,地球絕不是唯壹有生命的天體,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另壹個有生命的星球;然後詳細介紹了科學家探索的歷程(首先研究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根據這些條件,對太陽系中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進行分析,得出太陽系中唯壹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的結論。然後用飛船近距離觀測火星,飛船在火星著陸,進行了壹系列的分析和測試);最後說明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發現生命,但是科學家仍然相信那裏有生命,所以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仍然是個謎。
編寫此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閱讀理解,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運用分析、比較、排除等方法,理解作者對問題解釋的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