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故事壹般是這樣描述的:魏國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援,孫臏指揮齊國直搗魏國都城大梁,魏軍急忙前去救援,在桂陵被齊國擊敗,邯鄲之圍也就解決了。所以是“圍魏救趙”。這也是歷史記載的大致情況?孫子兵法吳起列傳。但是問題真的那麽簡單嗎?沒那麽簡單。因為“趙”實際上並未得救,邯鄲城被魏軍攻破,史書記載?魏曰:“十七年,我與秦交戰,秦以少取我。包圍趙邯鄲。十八年,拔邯鄲。趙向齊國求援,齊國派田忌、孫臏幫助趙,打敗魏桂陵。”史記?齊曰:“十月邯鄲拔,齊攻魏,敗桂林。”史記?趙曰:“二十二年,拔我出邯鄲,齊亦敗桂陵。”“圍魏救趙”所涉及的三方記載是壹樣的:“前破邯鄲城,後破齊魏。”齊國雖然打敗了魏國,卻沒能拯救趙國。事實上,從那時起,魏國就壹直占領著趙國的首都,趙國不得不向魏國屈服。三年後,兩國在漳水簽訂盟約,魏把邯鄲還給趙。齊國雖然在桂陵取得了勝利,但並沒有直接拯救趙。那麽魏國的首都大梁被包圍了嗎?據《史記》記載,實際上並不存在包圍圈。孫臏的建議是“不引兵沖大梁,則解除趙,保全自己。”也就是說,部隊是沖著大梁去的,占領了有利的交通要道,在魏軍被救的時候殲滅了魏軍,所以齊軍沒有攻城。有趣的是,這個成語背後的歷史反駁了成語本身:魏沒有被圍困,沒有得救。但是孫臏正確的預測到魏軍會匆匆返回主梁,那麽魏軍返回的真正原因是什麽呢?這個問題在《史記》中並沒有仔細回答,但是從司馬遷的記述中,他更傾向於“攻其不備,則救其不死”的解釋,這也是現在成語“圍魏救趙”的意思。但是魏軍真的擔心大梁被攻克嗎?從理論上講,“圍魏救趙”是壹個非常困難的戰略。因為攻城的目的不是為了攻城,而是為了等待魏軍的救援,從而解除趙的危機。但“圍魏救趙”有壹個矛盾:不攻而圍魏救趙,魏軍未必長途跋涉去救,也達不到救趙的目的;退壹步說,就算魏軍來了,他也不著急。他可以帶著戰壕慢慢來。這樣的結果無異於齊代趙,他沒有任何優勢;如果真的攻城,魏軍可能來得匆忙,疲憊不堪,甚至來不及帶輜重。然而,還有壹個問題。春秋戰國時期,攻城傷亡非常慘重。孫子曰:“故兵攻城,後有敵,後有兵。攻城之法,不得已而為之。”作為最後手段攻擊這座城市。正是因為攻城難,秦國屢次圍大梁,都沒能攻下。直到全國統壹,大梁也被黃河和大溝的水淹沒,泡了三個月,直到大梁城破,魏王投降。如果齊軍攻城,雖然可以解趙之圍,也可以逼魏軍馬不停蹄的趕來,但是齊軍自身的實力也因為攻城損失了不少,對魏軍還是沒有優勢,簡單來說就是魏軍沒有救虛攻;如果真的進攻,損失太大。無論虛攻,最終都會陷入“二次裁兵”的境地。這顯然不是軍事家孫臏所為,因為他“出征”了。其實魏軍還在圍攻邯鄲的時候,齊國就已經入魏了。此時掌管魏軍的龐涓(史書上沒說,但應該是龐涓,見下文),也表現出了壹個將軍的軍事素養。他不顧齊軍,壹心壹意攻打邯鄲,因為他也知道攻打邯鄲的代價。如果他開始攻城,壹定不能半途而廢,於是邯鄲城很快就被攻破了。但入侵邯鄲後,龐涓棄輜重,壹路殺回李,最終在桂陵被孫臏擊敗。孫臏究竟是如何在沒有實際進攻大梁的情況下,讓龐涓快速回歸的?這個問題從歷史記載上是沒有解釋的。直到72年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孫子兵法》殘卷,才回答了這個問題:孫臏其實根本不想救趙,趙只是他的壹個誘餌,不僅是趙,他甚至犧牲了齊國兩個大夫的性命,為的就是讓龐涓急死,破魏軍,孫臏打敗龐涓不是“攻其所存”,而是“誘敵深入”。回顧戰爭的全過程。
參考:bbs.kyo/viewthread? tid = 49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