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德
“婦德”是女子教育中最重要的壹條,鄭玄的“貞節順從”是女子美德的核心。“貞操”就是堅守節操,守身如玉,忠於丈夫。“順”在《禮記》中是“順從、服從”的意思,對公婆、丈夫甚至家人都是有禮貌的。
漢代女教育家班昭在《女誡》中特別指出:“婦德不必獨尊”(意思是不必有特殊才能,這是明代流行語“婦無才則德”的原始依據),而且是指自己有婦德。班昭更註重女性道德品質的培養。到了清末,“婦德”的標準更加具體細致,對不同情況、不同角色的女性都有詳細的規範:作為妻子,丈夫、叔伯(公婆)要順從溫柔,作為妻子要“除妒”,幫助丈夫納妾;作為母親,妳要會“教兒子”,“善待後媽”;和家人相處時,要“和叔叔、姐姐(姐夫、嫂子)相處”,“和睦相處”。家裏窮,就要“窮”,要富裕,要節儉。還包括“對身體的尊重”、“忠誠”、“貞操”和“復仇”...有壹系列的美德。
2.女人的話
起初,出於害怕“巧舌如簧的女人會顛覆國家”,禮教規定了女人的話。在《詩經》中,周幽王被罵被贊為“舌長女才驕”(壹句閑話就是亡國的罪魁禍首)。但是,演講(發言)也是壹種必要的素養和技能。鄭玄對“女人話”的解釋是“修辭”,意思是善於應對,說話得體。班昭認為“女人的話”不需要油腔滑調,口若懸河,只要考慮到用詞是否恰當,不要用難聽的話傷人,不要搶話,不要多說,不要讓人討厭就行。大家族討厭女人的話在家族成員中挑撥離間,多嘴多舌的女人會受到懲罰,這就構成了“七滅”之壹。
蘭定遠的《女學》對“女言”作了具體而積極的指導,說“女言不貴,貴(宜)”。各種場合需要不同的合適的詞語,比如鼓勵丈夫、教導孩子、委婉勸誡、兢兢業業、顯示智慧、避禍等等。所以“女人的話”需要智慧和知識的培養。
3.婦女的能力
儒家對女性的外貌修飾有特殊的標準。孔子提倡重德輕色,要求丈夫“賢惠易變色”是看重妻子的人品而不是美貌。對女性外貌的要求是強調簡約和裝飾,而“冶容”則接近“教淫”(刻意打扮等於誘惑男性的氣質欲望)。
鄭玄對女性外貌的解釋是“優雅的分娩”,意思是溫柔的表情。班昭認為,女性的容貌並不意味著顏色漂亮,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女性的容貌來說,“洗去塵垢,穿得清爽幹凈,洗澡及時,不臟不辱”——即勤於掃地,衣著整潔,按時洗澡,註意衛生,才是符合女性的容貌標準。
蘭定遠對女子容貌的要求,側重於不同場合的實用性,如“女子容貌要端莊恭敬,生兒育女要溫婉恭敬”,“尊夫”等,懷孕時端莊,喪時哀怨克制,避亂時從容淡定,必要時死得狠。
4.由女子承擔的工作
女學四德中的“婦工”是指女性所從事的勞動和工作。性別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工”的標準千百年來變化不大——采桑養蠶,紡紗織布,經商過程中餵飯、備酒漿;我還要養活公婆和老公,生孩子,招待客人;還有準備祭祀用品,協助祭祀儀式的重要工作。
班昭認為“女人的工作不需要技巧”“專心紡線表演,不搞笑;為了招待客人而吃喝,這叫女人的工作。”然而,出於家庭需要,聰明的妻子壹直被人稱道,“懶”和“笨”的女人則是被譴責和嘲笑的對象。蘭定遠也分了序和旨,說“婦工,先蠶織,後飼;支持,犧牲——從彼此的努力中學習..."
事實上,婦女對婦女工作的貢獻不僅是家庭延續的重要保證,也是歷代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古有“女不耕天下饑,女不織天下寒”的成語。班固在《漢書·食貨誌》中指出,女性夜間工作,相當於每月45個工作日,比男性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