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語
“亂”是人們常說的成語,意思是很亂。它起源於兩大歷史事件。“亂”是指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漢景帝時,禦史大夫晁錯建議擴大中央集權,采取“減藩”政策,引起各路諸侯的不滿。公元前154年,吳王和劉濞。公元290年,西晉皇帝司馬燕駕崩,司馬哀繼位,稱惠帝惠帝為白癡,其權力落入楊君之手,後來楚王司馬懿於公元291年進京殺了楊軍。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雲、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懿、長沙王司馬懿、東海王司馬越等為爭奪權力,壹直打到公元306年懷瑾帝司馬池在位。此後,人們常常把這兩次劇變聯系在壹起,逐漸產生了“亂七八糟”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