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是中國成語,它的拼音是Lí n W ē I Shò u mê ng,意思是在危機時刻接受任命。出自諸葛亮《前師表》:“受命於敗軍,受命於危難。”
中文名
在關鍵時刻/危險時刻被委以重任
發音?
林懷明
解讀?
臨危受命?
來源
前模型
習語
來源三國誌蜀諸葛亮《前師表》:“受命於敗軍,受命於危難。”
比如夏衍的《心靈護衛隊》第三幕:“~妳能從哪裏逃離敵人?”
使用聯動;作謂語和賓語。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丞相諸葛亮決定北伐魏。在他離開之前,他走向桌子。表中他回憶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在夏口大敗,在此關鍵時刻奉命前往東吳,勸說孫權聯合抗曹,即“兵敗之時,受命於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