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孟母對孟子的道德教育。
孟子小時候,看見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妳為什麽在隔壁殺豬?”孟子的母親說:“我要送給妳。”馬上我媽就後悔說了這話,自言自語道:“我懷這個孩子的時候,桌子沒擺正就沒坐下,肉切的不對就沒吃。這就是胎教。
現在孩子剛獲得智力,我騙他教他不誠實。”於是孟子的母親買了鄰居的豬肉給他吃,證明她沒有欺騙孟子。
2、忠於國家
南宋時期,天下大亂。遊牧民族不斷騷擾邊境,準備向南進攻宋朝。身在河南老家的嶽飛聞訊,第壹時間收拾東西準備參軍。臨行前壹天晚上,嶽母在嶽飛背上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他能有所作為。
3.“停止編織,勸導學生”
選自《後漢書·婦女傳》。
河南縣樂羊子的老婆,是壹個不知道姓什麽的人的女兒。
樂羊子在路上走的時候,有壹次撿了壹個別人丟的金餅,拿回家給了老婆。
妻子說:“聽說有野心的人不喝偷泉水的水,正直的人不接受別人以傲慢無禮的方式給的食物,更不要說撿別人丟的東西謀取私利玷汙自己的道德了!”楊子聽了,很慚愧,就把金子扔到了野外,然後出去當老師學習。
壹年後,樂羊子回家,妻子跪下問他為什麽回來。楊子說:“我離開久了,心裏想家。沒什麽特別的。”妻子聽了這話,拿起壹把刀,快步走到織布機前說:“這些絲綢都是從繭裏生出來,在織布機上織出來的。只有壹次積累壹根絲,才能達到壹寸長,壹次積累壹寸,才能成為壹匹馬。
現在,如果我們切斷這些正在編織的絲綢織物,我們將失去成功的機會,並推遲時間的浪費。要想積累知識,就要‘天天學不懂的東西’來成就自己的德行;如果中途回來,剪了這絲有什麽區別?"揚子被妻子的話感動了,回去完成他的學業。
4.人以群分
來源:劉向戰國策齊策三。
白話翻譯:相似的東西往往會聚在壹起,誌同道合的人聚在壹起,反之亦然。
5,三人行,必有我師。選擇好的並跟隨它,改變壞的。
來源:孔子《論語》。
白話翻譯:別人的言行壹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好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就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