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老虎商量取其皮,所以是向老虎求皮。
【釋義】比喻與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人討論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絕對不可能。後者是指要求惡人放棄自己的利益;純屬幻想。
:與虎鬥的故事:
魯國的君主想讓孔子做牧羊人,但是他所有的大臣都反對。他壹時拿不定主意,決定和大臣們商量後再做決定。他正巧遇到左丘明,問他:“我想讓孔子做牧羊人。妳認為妳應該和妳的大臣們討論壹下嗎?”秋明回答說:“孔丘是今天公認的聖人。聖人有官職,別人就得離開官職。如果和可能因此離職的人討論,會有什麽結果?
聽說過這樣壹個故事:在周朝,有壹個人非常喜歡穿皮衣,也喜歡吃精美的飯菜。他打算縫制壹件昂貴的狐貍皮衣,於是他和狐貍商量說:“給我壹些妳的毛皮。”聽到這話,狐貍都逃到山裏去了。
他也想用肥羊肉獻祭,於是他去找羊說:‘請幫幫我,割下妳的兩斤肉,我要去獻祭。’他還沒說完,羊們就嚇得尖叫起來,互相告知,鉆進樹林裏壹起躲了起來。就這樣,那人十年沒有縫制壹件狐裘,五年也沒有做出犧牲。
原因是什麽?原因是他挑錯了討論的對象!現在妳要讓孔丘成為壹個牧羊人,但妳是在和那些因此而辭職的人談判。這不是想狐假虎威嗎?兩者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