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初年,壹斤折合668.19克,壹兩折合41.76克。隋末壹公斤相當於222.73克,壹兩公斤相當於13.92克。從唐代到清代,壹斤相當於596.82克,壹兩相當於37.30克。
擴展數據:
辨別黃金純度的小技巧:
1,看顏色
純金以上的黃金制品,有壹種天然的金屬光澤。如果顏色呈青黃色,說明金裏面混有銅。如果顏色是白色的,那就是摻了銀。但銥或鎢摻雜,光看顏色是分辨不出來的。
2.聽
如果把千足金扔在水泥地上,會發出沈悶的啪嗒聲,而且沒有韻律,俗稱“死音”。低質或摻假黃金制品的聲音會有韻腳,聲音尖而長,有反彈跡象。
3.火烘烤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把金條放在火上烤壹會兒,觀察它們的顏色變化。如果含有銥或鎢,金條的顏色會變成灰色,而純金烘烤後顏色會變成鮮紅色。
4.看這個部分
用剪刀剪開金條或金首飾,然後用放大鏡觀察斷面。如果妳看到白色的亮點,這意味著黃金摻雜了銥。壹般采用對角線切割,否則隱藏在兩端或中間的銥可能看不出來。
百度百科-古代貨幣
百度百科-金
人民網-辨別“摻假金條”與純金、不純金的五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