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壹篇很美的文章。是我1982剛參加工作時教的第壹篇課文。後來教了幾十遍,每教壹遍都有新的體驗。今年九月初(2001),我又教了壹遍這篇美文,我學到的東西比以前多了。
壹般的散文,開頭不會寫心情不好。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開篇的話就說明很少有不安分的人。這篇短文的開篇壹句“這幾天我的心挺不安分的”,顯得那麽突兀,讓讀者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不安靜?妳怎麽了?如果出了問題,來源於生活和工作兩方面。還能有什麽?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既沒有生活上不如意的事情,也沒有工作上的煩惱,而是來自第三個方面:政治因素。這句話為全文定調,是我們解讀這篇文章的壹把鑰匙,也是全文的“文學眼”。
既然很明顯心情不平靜,自然要寫出來。不,作者寫的是“突然想到”荷花池。揣摩作者的心理似乎是:我焦躁不安,想找個地方解決。去哪裏?突然我想起了荷花池。於是,出現了“荷花池”。“在這個滿月的照耀下,壹定還有別的什麽東西。”這句話值得深思。在漆黑的夜裏,它不好;在滿月的光芒下,大概能激發壹點靈感。荷花和明月壹直是文人墨客抒發情懷的寄托,這使得沒有親情的自然風光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當人們閱讀它時,他們會以壹種條件反射的方式思考它。這大概就是藝術家所說的“移情原理”。《總要有別的》告訴我們,白天的荷塘,壹般每天都經過,看膩了。真的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總該》流露出作者的憧憬心情,甚至有點抱怨。抱怨什麽?現實生活中的平靜太少了。孩子不吵了,老婆要睡了。這是壹個難得的和平時期。讓作者在這種安靜的環境中放松壹下。第壹段好像是“序幕”,慢慢拉開了壹個缺口。
第二段寫的不是荷花池的美景,而是通往荷花池的“小煤渣路”。這條路“幽靜”又“孤獨”,很好的襯托了環境氛圍。走在這麽小的路上,作者是什麽感受?在第三段,作者寫了他的感受。可以看出,第二段的景物描寫為第三段的“說話”做了鋪墊。
“路上只有我壹個人,背著手走來走去。這片天地似乎是我的;我也喜歡超越平時的自己,去另壹個世界。”《好像是我的》體現了作者想擁有壹個屬於自己的世界。有壹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該多好啊!這裏的“天地”是思想和精神的生存空間,是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的“真空”。這種境界是無數知識分子追求的。“另壹個世界”是壹個理想的世界,但繪制出現實世界並不理想。作者說:“我愛熱鬧,愛平靜;愛群居,愛獨處。”是的,朱自清先生是壹個非常謙虛的知識分子。他不僅需要和別人壹起生活工作,還希望有壹個相對安靜獨立的生活空間。沒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妳會感到孤獨,因為忙碌的生活可以帶來樂趣。另壹方面,壹個安靜獨立的生活空間可以用來思考生活和社會,學習知識。大概“鬧”和“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兩種境界,它們的交替存在是支撐生命的基石。此時,朱自清先生最需要的是“靜”,因為外界的幹擾使他的內心躁動不安,影響了他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精神天平傾斜,所以他感到痛苦、仿徨、煩悶。他想在荷塘靜謐的月色中理清紛亂的思緒,保持生命的平衡。他說:“就像今晚,在這無邊的月亮下,壹個人可以想到任何事,也可以什麽都不想,所以他覺得自己是壹個自由的人。”至此,我們似乎明白了,作者白天是沒有空的!之所以壹開始就說“這幾天心裏挺不安的”,是因為缺乏自由。哪方面不自由?作者說:“無論妳白天要做什麽,要說什麽,現在都可以忽略。”也就是說,有些事情白天不願意做,不得不做;有些話白天不想說,非說不可。這樣的感受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常見,很多人都有同感。但朱自清的煩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雖然作者沒有明說,但細心的讀者都能看懂。作者閃爍其詞,含蓄委婉,既沒有給妳壹瞥,也沒有讓妳完全看出來。這樣的語言值得玩味。
第四段開始寫荷塘。有了前三段的渲染,讀者自然意識到作者是帶著壹種情緒遊覽荷塘的,荷塘月色的自然風光也必然會被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掩蓋。作者按照荷葉、荷花、荷香、荷波的順序寫荷塘。很多讀者對此發表了精彩的見解,我也寫過《荷塘月色的結構與景色》壹文,在此不再贅述。我只想補充兩點:第壹,過去教科書上刪掉了“像剛洗完澡的美女”這句話,埋下了壹個絕妙的“比喻”。現在又回來了。挺好的。這是壹種進步。為什麽把蓮花寫成“像剛洗完澡的美女”?主要是為了展現那壹塵不染的蓮花,它是那麽的純潔和神聖!荷花是中國古代文人贊美的對象,尤其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問世後,更是成為高尚人格的象征和正直人做人的準則。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荷花或女人的清新、純潔和自然之美。朱自清先生在用“壹個剛洗完澡出來的美人”時,用了這個成語。另外,這個比喻和前兩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荷花,這是運用比喻的要求。其次,“葉下是有脈的流水”這句話裏“脈”字用得好。這個詞的原意是帶著感情凝視,意思是停止說話。《古詩十九首》中有“壹水盛滿花,脈不可言”,而辛棄疾在《摸魚》中有“壹千塊錢相買如贈,誰能怨脈?”文《江南夢》有“全無,暮光滿水”之說。這些名句都是在表達壹個字“愛”。當然,這裏的“脈”並不是表達男女之情,而是表達壹池碧水護蓮之情。正是在愛水的呵護下,“葉子才更加暴露在風中。”這裏的水被樹葉覆蓋,作者沒有看到。這完全是虛構的。作者有感情,水也有感情。正如作者在《回答編輯關於散文寫作中文學知識的問題》中所說:“意境似乎是形象的,抽象的,有具體的暗示。意境的創造,靠的是觀察和想象。”(《朱自清全集》第四卷482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第五段是關於月光的。作者按照三個層次寫《月光》。首先,作者寫的是月光透過樹葉和花朵的朦朧美。“月光像流水壹樣,靜靜地傾瀉在這片葉子和花朵上。荷塘裏漂浮著壹層薄霧。葉子和花好像在牛奶裏洗過;這就像壹個夢,裏面有壹層薄紗。”月光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張在《春江花月夜》中說,它“不能卷在玉戶的簾子裏,卻可以在鐵砧上刷回來。”要想寫好《月光》,還得借助其他東西。朱自清深知這壹點。其次,他用天上的雲來寫月光不能明亮。第三,作者用樹的影子在月光下寫多色調,表現了月光的和諧。如果說寫月色朦朧美是受了“煙籠寒月滿沙”(杜牧《博秦淮》)和“自由飛翔輕如夢”(秦觀《浣溪沙》)的影響,那麽以影寫月就是用名句“高松漏月,影落如畫”(文同《新清山月》)。正是有了不同的層次,月光才顯得異常美麗,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五段對景物描寫細致入微,作者如丹青的巧手,為讀者呈現出如煙、如夢、如詩的美好境界。作者陶醉其中,讀者也是。但更讓作者著迷的是1600年前江南采蓮的美景!如果說荷塘月色是眼前的真實場景,那麽江南采蓮則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那個遙遠的時代,飛向那個浪漫的季節!“采蓮的是個年輕女人。他們蕩著小船,唱著色彩鮮艷的歌曲。采蓮人就不用說了,還有很多看采蓮的人。那是壹個熱鬧的季節,也是壹個浪漫的季節。”字裏行間都有壹種喜悅和憧憬的感覺。這壹段過去也刪掉了,很可惜,影響了對原著的正確理解。作者從《喜州歌》中的“蓮花頭”想到眼前的荷塘。“今夜若有采蓮人,此處蓮花也過頭頂;只看到壹些流水的影子是沒有好處的。這讓我真的很懷念江南。”為什麽不見流水的影子?因為“蓮(惜)清如水”!沒有清水那種純凈的感覺,怎麽可能是完美的畫面?這是壹個遺憾。聯系上壹點:“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麽都沒有”,讀者可以體會到,朱自清先生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點什麽。這是什麽?熱鬧嗎?好玩嗎?所以“這幾天心裏挺不安的。”正當作者沈浸在江南采蓮的想象中時,“不覺得是自己的門;輕輕推門進去,沒有聲音,老婆已經睡了很久了。”前後有巨大的起伏,字面上的平靜,後面是萬丈波濤。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朱自清先生頗為不安呢?1989寫了壹篇《荷塘月色》主題的散文,發表在《國學》上。我認為,朱自清先生的躁動來自於政治。現在根據我掌握的信息,我想對此補充壹些東西。
《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有的研究者認為躁動是因為“4·12”反革命政變,表現了作者對光明主題的向往。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壹個關心國家命運的知識分子不可能對如此重大的政治事件無動於衷,不可能不向往光明美好的生活。但是,任何判斷總是要結合實際,不能套用壹種看似合理實則滑稽的思維模式。我們來看看朱自清在“4·12”之後的心情。
1927年5月的壹天下午,朱自清心情不好,寫了壹首《和李白菩薩俠》:
煙籠攜樹如力,青山無色。黃昏時分,倚樓而立,漆黑壹片,觸目驚心!半個院子都是黃葉,鴨子急哭。關於旅行的徘徊,去哪裏?
6月23日,他又寫了壹首《前輩更漏》:
錦緞寒,鴛倦枕,紅燭醉。細雨霏霏,天昏地暗,微風習習,紙窗花依舊破碎。牽手,江頭路,妳知道妳呆過多少次嗎!壹夜又壹夜,又壹次守望,想著夢想無法實現。
9月27日,他寫了壹封信,內容包括:
今年南方的變化出乎人們的意料。我起初知道他的蹤跡;半年什麽都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麽過上風雨飄搖的生活的?我也是這麽想的。
從上面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朱自清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他的好友葉聖陶和夏丏尊,也正是因為伊,他才“憔悴”了。作者對朋友的悼念不是從4月12日開始的,但此時更加強烈,以至於他夜不能寐。1928年2月,朱自清寫了壹篇長文《何去何從》(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詳細展示了他的思想和性格,是研究朱自清思想的重要材料。他在文章中寫道“我時常感到心裏有壹點陰影”“感覺心裏的陰影越來越大,頗為惆悵”。作者自己解釋說:“我知道這種心情的由來。春天來上海的時候,已經種下了種子;後來逐漸發展起來,直到今天,就像壹棵背陰的樹,根是平的,很難去掉。當時上海還沒有革命;我剛剛遇到壹個罷工的電車工人。..... "作者寫的事情發生在1927 65438+10月,朱自清回白馬湖帶家人去北京,路過上海短暫停留。此時的上海,正是工人運動達到高潮的時候。為配合北伐軍的進攻,上海工人於1926+00年6月發動第壹次武裝起義,失敗後積極準備第二次武裝起義。朱自清從寶山路走到天後宮橋,街上擠滿了人,“像密雲,像波浪,像火焰”。(去那裏)那天晚上,他的好朋友葉聖陶來看他。此時,葉聖陶積極投身於反帝反軍閥的鬥爭活動,寫出了著名的《五月三十壹日雨中》。他打破了晚上九點睡覺的習慣,壹邊寫作壹邊作曲,有時通宵達旦地戰鬥。在二十二天的時間裏,葉聖陶以“冰城”為筆名發表了九篇文章。(見《葉聖陶傳》,劉增人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中國新文學作家對時代潮流的急劇趨同,壹般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特別是“四壹二”以後,國共兩黨合作破裂,許多進步作家看清了國民黨的反動面目,在革命隊伍中旗幟鮮明,或在政治態度上傾向* * *產黨。“四·壹二”政變後,葉聖陶對國民黨的倒行逆施咬牙切齒。他把國民黨黨證撕得粉碎,與國民黨壹刀兩斷。1927 10 6月10日發表短篇小說《夜》,以藝術的形式揭露了國民黨的慘無人道。
此時的朱自清“這幾年,他每天都在為家人的溫飽,為自己的位置忙碌,沒有時間坐下來思考;心裏好像什麽都有,又好像什麽都沒有。”“現在思想界,我被大大割裂了”(《何去何從》)。北京遠離時代的“火焰或漩渦”,朱自清也不是熱衷於政治鬥爭的人,所以有朋友說他“退步了”。但是去哪裏呢?他為此猶豫不決,越猶豫就越想念遠方的朋友。
而直接在朱自清心中激起漣漪的,是他和家人到達北京後的壹個晚上:
到達北京後的壹個晚上,李俊突然來訪。那是壹個月夜很好的夜晚,我們沿著池塘邊壹條僻靜的小路來回走了無數遍。我們走得很慢,聊得很快。他建議我入黨。他說像我這樣的人應該加入他們的團體。工作範圍不固定;政治和軍事當然是如此,學術和文藝也是如此——盡妳所能的接近。最後,他說,以後,他害怕如果他離開了黨,他的生活將無法發展。就算是工作,也不好找。(“去那裏”)
陳孝全先生寫的《朱自清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第128頁說:“李俊是國民黨員”,自然是勸他加入國民黨。朱自清先生說想和朋友們商量商量。他問了幾個朋友,沒有壹個同意他加入國民黨。他自己對它不感興趣。於是,這件事就告壹段落了。然而它在朱自清先生心中激起的波瀾,幾天都無法平靜。“這幾天心裏挺不安”是很自然的。那時候的朱自清對國民黨不太了解,對* * *產黨也不太了解。他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種恐慌。當妳不能或不想參與這樣的實際行動時,只有壹個辦法,暫時逃避。”他又說:“既然我不能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我就得找到壹個基礎,才能心安理得地生活。我在尋找壹些東西,投入進去,然後毀掉了我的生活。終於找到了國學的話題,開始像個孩子壹樣走路。這是要去壹個‘死胡同’;但我願意走這條路,沒有辦法。”這時,朱自清先生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開始寫古詩。和吳在《朱自清年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中寫道:
進入清華,由於古典詩歌教學的需要,朱自清開始寫舊詩。寫詩拜古代文學家黃傑先生(匯文)為師,填詞常向俞平伯求教。
在這壹點上,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中“這幾天我的心相當不安”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政治動蕩。作者思念遠方的朋友,為自己選擇了壹條人生道路而沮喪。
朱自清的感受可以理解。性格方面,朱自清是壹個很感性的人。時局動蕩,百姓疾苦,他自然會懷念漩渦中的朋友。朱自清,南方人,生長在揚州,壹個多山的國度,壹個沈睡的故鄉。眼前的荷花自然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想起了對朋友的關心。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和朋友的勸告,他內心真的無法保持平靜。朱自清也是壹個有正義感的進步知識分子。面對國家政局的混亂,他憂心忡忡。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投入國民黨的懷抱。他追求壹條寧靜自由的學術道路,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履行了壹個知識分子的責任,令人欽佩。今天,再次研讀這篇優美的文章,我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似乎可以用陸遊的詩來總結:“散成泥,碾成塵,唯有香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