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佛寺四大金剛菩薩和成語“風調雨順”有關系嗎?

佛寺四大金剛菩薩和成語“風調雨順”有關系嗎?

風調雨順[fēng tiáo yǔ shùn]表示風調雨順適合農作物生長,也可以表示天下太平;指廟門兩側塑造的四大天王。

來源

1,形容風雨適宜作物生長。它也意味著世界和平。

(1)舊唐劉紹《禮記》引六韜:“吳王伐雪,雪深,所以...這是個好天氣。”

(2)後晉劉少《舊唐書·後妃傳》:“自貞觀以來,二十年有二年,風調雨順,民無水旱之弊,國無災荒。”

(3)馮明孟隆《余氏明言》卷四十:“聖人在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④陳《水滸傳》第四十回:“自此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品真平天下。”

2、指廟前兩側塑的四大天王。

(1)《金瓶梅·花刺》第八十九回:“前堂塑而風調雨順,後堂承前啟後。”

(2)清代梁章鉅《旅途上,風調雨順》引王業《亭中知新錄》:“廟前各金剛持其物,俗稱‘風調雨順’,執劍人好,執琵琶人好,持傘人好,持蛇人好。”參見“四大天王”。

3郝《通俗篇》載:“寺中四大金剛各持壹物,謂“風調雨順”二字:持劍者,風也;持琵琶者,也調;打傘人,雨也;持龍者,順也。”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平安繁榮。可見,風調雨順的原意應該是指佛教的四大天王保護眾生,後引申為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