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是中國成語,出自宋元吳克勤《藍巖錄》:“知人有底,細細咀嚼;不知道誰有底,就像吞棗。”後人根據這個典故,提煉出“吞棗”這個成語。
這個成語原意是把棗整個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味道;比喻不加分析地思考事物。它的結構是正式的;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賓語、狀語;帶有貶義。
成語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壹個人,喜歡耍小聰明。有壹次,他問壹位老醫生,什麽水果對身體最有益。
老醫生對他說:“水果各有特點。每壹種水果都對人的健康有益,但如果吃多了,也會帶來危害。”比如吃梨對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損傷脾胃。紅棗對脾臟有滋補作用,但吃多了對牙齒不好。所以吃什麽都要適量。"
那人搖搖頭說:“我有辦法既能得到水果的好處,又不傷身體。”老醫生問:“妳有什麽好方法嗎?妳能告訴我嗎?”
我的方法是用不同的方式吃不同的水果。比如吃梨,只在口中咀嚼,不吞咽;吃棗,不要用牙咬,整個吞下去。這樣有益無害,既不傷牙,也不傷脾胃。"
老醫生壹聽,忍不住笑了:“妳的方法不好。吃梨可以通過咀嚼而不吞咽;不咀嚼就很難吃棗。而且妳那樣咽下去,就體會不到棗子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