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就是用具象的故事賦予有意義的真理,給人以啟示。該詞最早出現在《莊子》中,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後來成為文學作品的壹種體裁。
寓言可以分為三個來源:
寓言:龜兔賽跑,矛盾,農夫與蛇,飛龜,北風與太陽,農夫與金魚,東郭先生與狼,混水摸魚,逃進廟裏的狼與羊,狐貍與樵夫。
歷史:鐵棒磨成針,三窟狡兔,三訪草堂,老馬識途,呂後當道,自薦,破釜沈舟,學佛,瞎子摸象,孫龐鬥智。
神話:誇父追日、補天女神、後羿射日、顏地神農、黃帝崛起、戰神蚩尤和指南針、九天玄女、荒神蚩、嫦娥偷奇跡和。
1.通過理解寓言的含義,熟悉寓言,為寫作做準備。
什麽是寓言?《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寓言”的:用虛假的故事或擬人化的自然物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往往具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其實我們語文課本裏有很多成語故事,比如:矛盾、偷鐘、拔苗助長、補死等等。這些喜歡的成語故事很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壹個人,壹種動物或壹種植物。寓言經常使用轉喻在高度簡潔的故事中揭示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真理。
2.如何寫好壹篇寓言?
首先要有壹個通俗簡單的故事。壹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篇幅短,以說事說理為目的。通過講故事來達到推理的最終目的,故事設定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著名詩篇《農夫與蛇》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成功在於故事的可讀性。無論妳的文化水平如何,都能在簡潔明了的故事中悟出道理。中國著名的寓言《矛盾論》也是如此。漢語中的矛盾這個詞就是直接從這個寓言演變而來的,從中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有多麽重要。
沒有有趣的故事,真理就沒有立足之地。學生可以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讓自然界的壹切都活躍起來,從而來到妳的故事中,講出壹個富有某種哲理的故事。但壹切都要符合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常理。故事要短小有趣,新鮮活潑,才能吸引人,讓讀者在笑聲中受益。
其次,簡單的道理是寓言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它包含了什麽樣的道理,不僅取決於作者的主題,還取決於故事的發展。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像人類必須有思維壹樣。寓意是寓言創作中壹條看不見的線,很多時候,這條線並沒有直接體現在文本中。但是,壹個好的寓言的意義,會隨著讀者的閱讀過程而逐漸清晰。這就是寓言獨立作為壹種文學體裁的魅力所在。比如古文《董》就很有代表性,其寓意並沒有直接體現在文中,但讀過的讀者大多都體會到了董和欲蓋彌彰的效果。而我們的孩子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寓言,講壹些簡單的生活道理。比如要教育大家尊老愛幼,熱愛勞動,不說假話。我們還可以通過寓言告訴妳壹些生活常識,教妳遵守交通法規,正確使用水電。
孩子們因為缺乏生活經驗,寫哲學寓言並不容易。但寓言必須有壹定的真實性、現實意義或教育性。
四個寓言
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萊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