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陳湯傳》,選自東漢班固的《漢書》。
摘自原文:
而且別忘了危險,繁榮會擔心衰落。今天,已經沒有溫蒂多年來壹直節儉和富有的動物了,也沒有推薦蕭炎做好鳥敵的大臣了。它是獨壹無二的!天下不如陛下,仍望國家記功封墓,以勸落後。
翻譯:
況且,穩必不忘危,盛必憂弱。現在的國家通常沒有文帝在多年的節儉中攢下的大量財富,也沒有多少武皇帝招募的驍勇善戰的名將,全部都只是壹個老湯!如果陳湯已經去世,沒能趕上陛下在位,我還是希望國家記錄他的貢獻,為他建墳,以此來激勵後來的有誌之士。
擴展數據
《陳湯傳》的內容是西漢大將陳湯的生平年譜。陳湯,字自貢,生於楊珊縣丘(今山東兗州北部),漢族,西漢大將。西漢元年間,任西域副隊長。他與西域都督甘延壽壹起出征,剿滅了反對西漢的匈奴知止汗,為邊疆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之壹。歷時二十余年,建安初年基本建成,後唐顏師古解釋。包括傳記12篇,表8張,錄10篇,傳記70篇,* * * 100篇。後人將其分為120卷,共80萬字。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壹部重要的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誌》並稱為“前四史”。書中主要記述了從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新朝王莽帝皇四年(公元23年)230年間的歷史事件。
《漢書》中的史料非常豐富,信息量很大,書中記載的時代與史書記載重疊。這兩本書都記載了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漢書》這壹部分多采用《史記》的舊文,但由於作者思想的差異和選材標準的不同,在使用時也有增刪。
漢武帝以後的歷史事件,不僅吸收了班固的遺書和當時十幾部史籍的資料,而且采用了大量的詔書、奏折、詩文和賦,類似於巨著的記,天文歷書,班父子的“聞聽”。很多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入書,所以比史記更有價值。
百度百科-陳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