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僵,出自樂府詩:“桃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啃桃根,李樹僵,樹在同代,兄弟還相忘?”原意是兄弟之間要互相幫助,像桃李壹樣相愛。這個計劃用在軍事上,指的是在敵我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或者敵人優於我們的情況下,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勝利的策略。很像棋局中大家“舍車保帥”的戰術。
戰國後期,趙國北部經常受到匈奴蛤蟆國、東湖和胡林的侵擾,邊境不寧。王召派大將李牧鎮守北門雁門。李牧上任後,天天宰殺牛羊,獎勵士兵。他只被允許自衛,不允許與敵人對抗。匈奴搞不清所有的細節,也不敢貿然入侵。李牧加緊練兵養精蓄銳。過了幾年,兵強馬壯,士氣高漲。公元前250年,李牧準備進攻匈奴。他派了幾個士兵去保護邊境村莊的人們不出去放牧。匈奴人看到這種情況,就派了壹支小騎兵去劫掠。李牧的士兵與敵人作戰,假裝戰敗,留下壹些人和牲畜。匈奴人乘虛而入,凱旋而歸。匈奴單於認為,李牧從來不敢出城,所以是個脆弱的懦夫。於是,他率領壹支軍隊來到了雁門。李牧早料到驕兵的計策奏效了,於是給匈奴單於準備了壹個大口袋。匈奴軍隊輕敵冒進,被李牧分割,壹個個人心惶惶。可汗戰敗逃亡,蛤蟆王國滅亡。李牧以小敗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