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這裏是代詞,不是特指皇帝)說了壹句話。
2.聽到這句話的人都覺得聽這句話比讀十年書有用。
“與妳談壹夜,不如讀十年書”也是壹句常見的成語。意思是雖然和對方交談的時間很短,但是受益匪淺。
說起這個成語,有個小故事,和考試有關。
事情發生在明朝初年,壹個窮書生去四川成都附近的北京趕考。因為時間緊,我就匆匆趕路,忘了停留。後來,我不得不求助於壹個屠夫,他留他過夜。飯後,屠夫想試試書生的才華,於是問道:“我有壹個問題想請先生回答:萬物皆有雌雄。不知海裏的水哪個是母的,山上的樹哪個是公的?”秀才暗暗叫苦。他雖然讀了四書五經,卻傻眼了。屠夫見書生神色尷尬,笑著說:“據我所知,海中有浪,浪有公,浪有母。因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喜歡活躍和強壯,而雌性喜歡安靜和柔軟。”秀才聽了,覺得有道理,連連點頭。屠夫接著說:“山上的樹是松樹和李子樹。”難道妳沒看到‘松’字的右邊是個‘公’字,‘梅’字的右邊有個‘母’字嗎?”秀才深信不疑,又是稱贊又是鞠躬。
第二天壹早,書生告別了屠夫,繼續上路。我趕到北京,進了考場,打開卷子,驚訝得差點叫出聲來。真的是“芝麻掉進了針眼——真巧”。原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饒過牛,當過和尚,討過飯吃。這是他登基以來第壹次舉行京考。他想給那些“壹切低人壹等,唯有讀書高”的文人找個難處。他個人提出題目是男女之樹如何區分男女之水及其原因。秀才們都傻了眼,只有那個窮秀才舉起了筆,想都沒想,趕緊壹揮手把卷子交了上去。
幾天後,科舉榜公布,秀才排名第壹,高中狀元。金殿之上,朱元璋封他為蜀八府巡撫,隨即上任。在去辦公室的路上,這位學者特地來到了屠夫的家。除了獻上豐厚的禮物外,他還贈送了壹塊自己題寫的匾額,上書“聽君壹席話,勝讀十年書”,高掛在門中央,以示感謝。從此,屠夫名聲大振,生意興隆,這個成語也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