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夢蝶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故事。

夢蝶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故事。

《莊周夢蝶》出自戰國時期莊周的《莊子·齊物論》

來源:

“昔者莊周猛是胡蝶,而胡蝶栩栩如生,這是對史鷙的比喻!我不知道周野。突然感覺到,就會突然感覺到。不知周的夢是的夢還是的夢是周和?周和,還有分。這叫物化。”(戰國莊周《莊子·萬物之論》)

在此基礎上,後人提煉出“莊”這個成語。

成語典故:

根據莊子的萬物理論,有壹天,莊周睡在草地上,做了壹個夢。在睡夢中,他覺得自己變成了壹只蝴蝶。蝴蝶在空中飛舞,四處遊蕩,快樂得忘了自己原來的樣子,忘了自己是由莊周變成的。過了壹會兒,莊周突然醒了,但那個夢還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裏。他起身看了看自己,然後想到了夢裏的事情。壹時間,他有點迷茫。他搞不清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是他在夢裏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夢裏變成了莊周?我分不清哪個是真的。這件事對莊周觸動很大。他覺得有時候很難區分生活中的夢境和現實生活。夢有時候會給人壹種真實的感覺,在現實生活中,也會給人壹種身在夢中的感覺。莊周認為,世間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生命也是如此,沒有什麽是永恒的。

成語寓意:

天人合壹,道法自然。

《莊周夢蝶》的故事雖然極短,卻滲透著莊子詩性哲學的精髓。在莊子的思想中,天、地、人應該是和諧統壹的,這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人與自然是壹個有機的整體,但由於各種制度,人無法隨其自然本性發展。所以要打破各種限制,最終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從莊周夢蝶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自然融為壹體,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舞的美好願望,即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人類生活的終極目標是追求幸福和快樂。在生產力並不高度發達,物質並不極其豐富的時代,如何讓自己的思想得到解放?比如《莊周夢蝶》這個寓言,可以給後人很多啟示,可以幫助人們看清世間的煩惱,找到心中的凈土。無論生活要經歷多少磨難和羈絆,都要堅守內心的平靜,而不是為了形式上的服務,或是為了東西。面對困難,人要樂觀豁達,用壹顆平靜的心看待壹切。既然無法避免世界的“待悲”和“待美”只能在虛幻的世界中實現,就應該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壹切,追求精神上的“詩意棲居”,重視自己精神家園的建設,努力達到快樂無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