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bīn zhèng jīng】?
解釋:原指符合道德規範的經典。後來用來形容壹種莊重嚴肅的態度。有時候很諷刺。
出自:金《抱樸子百家》:“鄭錚是道德的深海,子書是不斷加深的溪流。”
解讀:儒家經典博大精深,其他百家之書相對涓涓細流。
他總是壹本正經,不茍言笑。
語法:正式,用作謂語、定語、狀語,描述人對事物的態度。
2.真的嗎?
【zhèng zhòng qí shì】?
解釋:莊重:謹慎,嚴肅。形容說話做事都很認真的態度。
出自:曹青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若認真,三日後必進門。”
孫雙手背在身後,站在墻前,嚴肅地看著標語。?◎馮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語法:動賓,作謂語和狀語,有褒義。
擴展數據;
1,壹本正經的同義詞;
幽燕不美
說明:我還是認真的。
出自:的《壹個女人的悲劇五》:“陳駝背板起面孔,壹本正經地說:‘我剛剛想了壹會兒,壹定是那壹次’”
例:何家二媳婦邊看邊用鉛筆抄在壹個小本子上。?◎周立波的“素養”
2.莊重的同義詞;
有條不紊?
【yī bǎn yī yǎn】?
解釋:表示言語和動作有條理或符合規則。有時也比喻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他總是墨守成規,做事有條不紊。他從來不敢越線。
出自:吳琴·任劍《迷茫的世界》:“現在的情況是,孔子活著,有條不紊地做著,但他只是個書呆子。”
語法:組合,作謂語和狀語,用於與人打交道。